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对于独处的恐惧尤为强烈。
在那时,我无意识地视独处的人为特殊的一类。为了避免自己被视为这样的人,即便内心万般抵触,我也会努力找寻一个陪伴的伙伴。
记得从宿舍走到大学教室的那段不足十分钟的旅程,我总希望有同学与我同行。工作后,由于单位与家距离较远,我必须在单位食堂用餐。吃饭时,我也总是倾向于与同事一同前往,这让我感到心安。有时独自用餐时,我甚至会选择将饭菜带回办公室,只为了避开人群独享一餐。
如果只是简单地享受与朋友、同事相处的时光,那还情有可原。但事实是,每当我与他人在一起时,虽然我表面显得愉快,甚至努力找话题避免冷场,但内心深处却饱受折磨。我的能量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消耗殆尽,每次合群之后都需要长时间的独处来恢复。
当我遇到我深爱的丈夫和孩子们后,我开始逐渐摆脱了对独处的恐惧。我发现,有了他们无条件的爱,我找到了内心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我释然、让我放松,让我完全接纳了自己,并勇敢地做自己。
作为社会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人群。那么,这种独立的精神内核和稳定的情绪从何而来呢?它是否与生俱来?答案显然不是。
独立的精神内核和稳定的情绪实际上与安全感紧密相连。这种安全感最初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来自血缘关系的纽带。但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坚强,我们自己也开始为这份安全感接续力量。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需要与这个社会有牵连的、彼此关爱的人,以此建立我们强大的内在能量。这种能量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已知和未知的一切。
在《凡人歌》中,那个厚道、软弱、忍耐的主角在看清了王睿智的欺骗后,是家人的爱和他对家人的愧疚驱使他做出了改变。这显示了家人的爱对于个人巨大改变的影响。
也有人认为人生的最大安全感来源于自己。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依赖自己,而是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安全感。而在精神层面,能让我们不畏人言、安然做自己的勇气和自信,离不开那些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