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之间的区别 食堂成本核算的六个步骤

2025-02-0216:45:04经营策略0

[案例背景]

随着高校饮食“微利运营”的公益性要求,饭菜质量和价格定位成为高校饮食管理的永恒主题。A大学食堂近期面临饭菜质量差、定价高且食堂管理部门声称成本高的指责。对此,学校决定通过审计来核查食堂的财务收支情况和内部控制管理情况,以解决这一矛盾。

[审计目标]

审计组的主要目标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结合内部控制审计的技术方法,重点内部控制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情况,评价A大学食堂的财务收支合法合规性,并指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以促进完善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

[审计过程及方法]

审计过程包括多个环节。对食堂的财务收支进行详细审计,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以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方面。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了解食堂的内部控制情况,识别并评估潜在的风险。然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和报告。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对财务报表进行,从报表中提取财务信息;对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进行逐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形成审计报告初稿;还与食堂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进行交流,了解实际情况。

[审计结果及成效]

审计结果显示,A大学食堂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审计组提出了详细的整改建议,包括建立明确的经营文化理念和年度经济指标、加强经营的内部控制管理、建立各餐厅和经营组的管理制度和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等。

食堂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整改。首先修订了内部管理制度,对重要岗位设置进行了调整,对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二是在经营组中实行竞标上岗,每周成本报价,重新对饭菜进行定价。三是设立学生社团对饭菜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督。

[思考和启示]

本次审计实现了审计目标,规范了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效率。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内部审计应更加注重综合审计,以更好地服务于;二是应开展管理审计或将管理审计的技术方法融入到基础审计中;三是审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四是对于高校食堂等公益性单位的审计应重点关注其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本次审计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例如,对食堂基层管理的现场观察不够深入、对资产盘点的力度不够等。这需要在以后的审计中给予重点考虑和改进。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