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的校园内,孩子们每日下午都有机会沉浸于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体验之中。他们玩转提线木偶,欣赏金苍绣品的精美,聆听琅琅上口的闽南童谣,这些都是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一部分。
学校非常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播,因此特别为学生们开设了多门非遗体验课程。其中不仅有特色的提线木偶、金苍绣等项目,还包括梨园戏、南音等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为了让更多学生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学校精心安排了七节非遗体验课堂,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后,能够亲身感受并学习一项非遗技艺。
在提线木偶的体验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展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虽然身高不够操作提线木偶,但老师会细心地抱他到椅子上尝试操作,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这样的体验课不仅让学生们感到轻松有趣,还能让他们触有趣的道具,学习到经典的技艺,回家后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像林妍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非遗体验课上收获了良好的体验感,进而选择深入学习非遗技艺。学校和家长们也共同为孩子们的兴趣“助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非遗文化的机会。例如,陈诗铭同学喜欢刻纸花灯,便报名参加学校的花灯制作社团,学习设计制作传统花灯;而张乐欣同学对闽南童谣产生浓厚兴趣,一回家便会表演给家人看,家长也积极搜罗闽南童谣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