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指什么 成本=什么公式

2025-02-0302:35:12经营策略0

随着三年的消退,未来的挑战却似乎未曾远去:今年面对诸多困境,明年又将何去何从?笔者深入调研了多家服务企业,发现面对业绩的不确定性,企业家的共识是降本增效。

在这关键时刻,我深感企业家们的焦虑与期望。虽然未来的不确定性让“预”变得困难,但企业运营的智慧告诉我们,“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我尝试从企业家的角度出发,探索出一条明晰的道路。

从商业本质来看,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经营效益。这个简单的等式——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揭示了企业经营的核心。

从商业逻辑出发,企业经营的结果无非三种:盈利、保本、亏损。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家都必须积极面对。在困难时期,我们或许可以调整利润预期,接受短期的保本或亏损,但我们必须对“亏损”的程度有清晰的预期。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收入和成本的控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所指的收入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而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为了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我们必须先了解成本结构,并建立成本意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成本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公式入手:

营业额中扣除营销费用后为毛利润。

毛利润再扣除生产成本、研发成本、采购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及经营成本后为税前净利润。

税前净利润减去税收支出后为企业的实际可支配利润。

这些公式揭示了企业中七项关键成本。其中,营销费用、生产成本、采购成本是多数企业关注的重点。在传统生产型企业中,尽管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压缩空间有限,但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流程改造等手段,降本增效依然可行。

在降低成本的我们也要关注效率的提升。持续的流程优化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我们不能仅仅追求成本的降低而忽视效率的提升,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功亏一篑。

企业经营是动态的,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通过梳理客户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和研发方向、实现批量采购以降低成本。优化销的衔接以实现经济保供、品质可控、生产可持续运营的规模化生产。

在制定2023年的经营目标时,降本增效的指标应当被纳入核心管理层的绩效考核中。但我们必须注意该指标的可持续性,避免陷入短视的业绩考核误区。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思考与建议,希望能为企业家们提供一些参考。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