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已经对其标志进行了更新。相较于过去使用「奈雪の茶」及「NAYUKI」,如今品牌已更改为「奈雪的茶」和对应的拼音字母「NAIXUE」。对于这一变化,公司透露是为了配合即将到来的七周年庆典,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全国范围内更新门店的LOGO。
经过调整的新版LOGO依旧融合了品牌名称和拼音元素,配色上保持了一致。新LOGO的字体更加纤细,笔触精致,使得整个字体的结构比之前更加清晰明快。
此举有观点认为是为了摆脱曾经带有一定争议的“伪日系”标签。早期借助奈雪两字及特定符号强化了日本属性,但随着国潮的兴起,这样的标签不再被广泛接受。为避免陷入漩涡,品牌开始转向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国潮化”方向。
据互联网资料显示,不仅仅是「奈雪的茶」,其他品牌也在进行类似的调整。从2020年开始,无糖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就已将名称中的「気」字改为了更为普通的“气”字。
去年9月南京的一家茶饮品牌「伏见桃山」也进行了更名,将原先的名字改为了「伏小桃」。这源于消费者对其名称与日本明治天皇陵墓名称相似的质疑。尽管争议的根源并非完全在于与日本天皇陵墓的相似性,但该品牌还是选择了一个更加本土化的名字来避免任何可能的误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国内知名的零售品牌「名创优品」因其在外网将一款穿着旗袍的盲盒娃娃描述为“日本艺伎”而受到关注。这一误解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随后该品牌迅速道歉并表示将进行更为彻底的“去日化”整改。
无论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还是为了更好地与消费者沟通,品牌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这些改变不仅体现了品牌的成长和进步,也反映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