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发展理论中,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阶段理论是备考的重要知识点。这一理论以多种题型出现在特岗教师考试中,包括单选题、判断题及简答题等。为确保充分掌握此知识点,我们需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记忆。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个体的成长过程被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均对应一个主要的心理社会矛盾或发展危机。其中,前五个阶段是个人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
婴儿期(0至18个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并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得到恰当的照料和反馈,就会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反之,若缺乏这种关爱,则可能产生长期的不信任感,影响其日后的成长。家长应给予婴儿充分的关爱和体贴。
进入儿童早期(18个月至3岁),孩子们开始渴望自主探索和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如自己吃饭、穿衣等。如果父母能给予鼓励和支持,孩子们便能培养出自主感,从而获得自信。相反,若父母过度限制孩子,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羞怯感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随后的学前期(3至6、7岁)阶段,孩子开始对周围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并渴望帮助。若能得到的认可和鼓励,孩子将更有主动性。反之,过多的干涉则可能让孩子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
接着是学龄期(6、7岁至12岁),孩子一般处于小学阶段。若在此阶段能获得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勤奋感。反之,频繁的失败可能导致自卑感。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任务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
进入青年期(12至18岁),个体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若能正确认识自己并符合社会期望,将有助于建立角色同一性。否则,可能会产生角色混乱。
在成年早期(18至30岁),个体追求亲密关系以避免孤独感。若能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并学会分享,将有助于获得亲密感。
成年中期(30至60岁)的个体则关注于事业和家庭,若能取得成就并感到满足,将获得充沛感。过度关注自我和私利可能导致颓废感。
最后是成年晚期(60岁以后),个体回顾自己的人生并追求完善感。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将获得完善感;否则可能感到绝望与沮丧。
为了便于记忆埃里克森的八个阶段理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口诀:“信婴儿之初、早自主探索、前主动进取、龄期勤奋、青年寻同、成对亲密、中年得繁、老获完善”。
【练习题】
1.【判断题】处于青年期的学生经常思考“我是谁”这一问题。( )
【答案】正确。
2.【单选题】小李在学习上很努力但成绩不佳,常觉得自己笨。老师应如何帮助他?( )
A. 强调小李的不足并给予批评
B. 鼓励小李的勤奋努力并帮助他克服自卑感
C. 忽略小李的表现不给予评价
D. 教导小李学习技巧但忽视其心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