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泡泡玛特“娃”的交易曾是一门热门的生意。
随着泡泡玛特各IP系列盲盒及大娃的不断“增发”,加上玩家市场的饱和,其产品在二级市场的折价问题日益严重,倒卖泡泡玛特的利润逐渐减少,甚至存在亏本的风险。这现象对于曾经的倒卖者李正而言,已然不再像之前那样赚得盆满钵满。
泡泡玛特还面临着货源混乱的问题。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时常有关于“泡泡玛应链前端拿货”的消息流传,亦有网友反映在直播间、线下文具店等地方买到过假货。
泡泡玛特的股价也经历了大幅下跌,从高峰时的107.2港元跌至17.2港元,市值蒸发八成,缩水至240亿港元。这无疑出泡泡玛特当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尽管包邮、涨价、不断推出更高价格的大娃等措施,泡泡玛特试图进行“自救”,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其产品的保值性已经大不如前,比如一些热门款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跌回原点甚至更低。
行业内的倒卖者们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变化。李正告诉记者,由于行业价格战的开启和不断卷起的市场竞争,现在即使能赚到一些利润,也远不如以前那么容易了。
而盲盒市场的混乱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不少供应商、代理商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上售卖所谓的“正版”泡泡玛特产品,但其中不乏假货、次品。这无疑给消费者和正品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与此泡泡玛特一直以来的目标——与迪士尼相媲美——似乎也并没有取得新的进展。虽然其曾有过快速的发展和的营收,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盲盒经济的热度下降,泡泡玛特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财报显示,虽然泡泡玛特的营收仍在增长,但其会员复购率却有所下降。为了应对当前的困境,泡泡玛特也开始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出海能否真正缓解其财报危机,仍是一个未知数。
总体而言,泡泡玛特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其如何在货源、市场、竞争等多方面找到解决方案,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泡泡玛特需要重新审视其商业模式和战略方向,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加强品牌建设。也需要加强对渠道、供应商等货源的把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正品的流通。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泡泡玛特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并实现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