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的过程有什么阶段 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2025-02-0314:32:04销售经验0

《人是如何学习的Ⅱ:学习者、境脉与文化》一书为“21世纪人类学习的”译丛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裴新宁、王美和郑太年主译。该书关于学习动机有一个重要结论6-1:

学习动机,是受到个体自我构建的多重目标所影响的。这些目标源于个体的生活经历、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当学校或学习环境能为学习者带来归属感,并增强其能动性和目标感时,各年龄段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将得到有效激发。

结合前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出: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到学习者信念、价值观、个人目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转向探讨幼儿教师的学习目标。 目标,作为学习者所期望的结果,对学习过程具有指导作用。

目标具有方向性,可以为个人职业发展指明道路,避免盲目跟随潮流。明确的目标能够激发个体的动力,驱使其积极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合理设定目标还有助于职业规划,使个人能够根据目标合理安排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资源,从而提高职业发展的效率与成功率。

在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通常会经历新手期、胜任期、经验期和研究期等多个阶段。而这些阶段中,幼儿教师主要被划分为新手型教师、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那么,对于新晋的幼儿教师——我们以“刘老师”作为代称——来说,他应如何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呢?

设定目标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该目标应与个人的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目标的设定需遵循ART原则、平衡原则以及挑战性原则。

具体而言,新手型幼儿教师指的是初入职场0-5年的教师;型教师则包括5-15年教龄的教师,是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的阶段;而专家型教师则是从教15年以上的教师,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我们为刘老师设定了一个总目标:在从教的第15年成为一位获评为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型幼儿教师。

“学习目标”系列小文共七篇,此为第一篇。后续篇章将分别探讨目标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平衡轮工具的应用、挑战性原则的实践以及刘老师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与管理体系的构建等。

本系列文章主要探讨在职场中的学习问题。虽然“学习”的能力与生俱来,但个体间的差异使得职场中的学习成为必要。作为初级终身学习者,作者愿以“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分享职场人如何更好地学习,期待与读者共同探究、共同进步。

鉴于作者近年来在研究学习并服务于托幼行业,因此本系列文章所举例子或指向对象主要为幼儿教师。其他行业的职场人员同样可以从中获益。

不断求知

深入探究学习之道

借助学习科学的力量

成为善于学习者

成为善于教育者

终身学习之旅

2025年1月5日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