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的成长,离不开肥料的滋养。适量且合理地使用化肥,对地里作物的生长和增收具有积极的影响。但长期大量使用,尤其是过量滥用或乱用大化肥,会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地力大幅下降,还会造成土壤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从而限制了作物的种植收益。近年来,很多耕地出现了酸化、板结、盐碱、重金属残留超标等问题,以及农作物上的烂根、死棵、病虫害增多、长势不旺、产量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污染所造成的。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具有改良、修复、活化土壤,以及促长、增收、提质、保护作物效果的肥料。其中,腐植酸类肥料备受农民朋友们的喜爱。腐植酸是一种天然有机活性物质,具有强大的络合性、吸附性、胶体性、氧化还原性、离子交换性和高生物活性。它使用到土壤和作物上,可以平衡作物长势,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腐植酸虽好,但如何选择和使用却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腐植酸种类有不同的特性和效果。比如,以黄腐酸为例,它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活性官能团数量多,分子量小,吸收性好,在土壤和作物上的使用效果最好。我们还可以通过它们水溶液的颜色以及溶解性进行区分。
腐植酸肥料的使用方法非常灵活,范围广泛。它可以做基肥、追肥、叶面肥,也可以用来进行拌种、浸种、蘸根。基本上可以在各类农作物的各个生长期内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例如,在冬季土温较低时,冲施肥料后容易降低土温,此时加入适量的腐植酸/肥料可以减轻低温对根系的不利影响。在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时,使用腐植酸可以促进毛细根生长,提高水肥吸收能力,快速补充所缺养分。
最后要纠正一个常见性的错误:我们常说的“腐植酸”,而不是“腐植”。这个“植”字是指植物的“植”,而不是的“殖”。这是我国腐植酸协会对“腐植酸”这个概念的统一命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