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员工规章制度 员工安全生产的和义务

2025-02-0316:19:15营销方案0

■ 刘文长、张仪斌

在二零二三年,建材行业仍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生产挑战。据资料显示,二零二二年全年,该行业生安全生产二百六十八起,导致二百七十一人丧生,虽然相较于前一年有所减少,但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在水泥行业,去年就发生了二十七起恶性安全,造成三十四人死亡,十人受伤,令人痛心。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大型建材企业集团也发生了安全,这充分了水泥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目前,众多水泥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新技术的引入和新领域的拓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增加了安全生产的管控难度。尽管我国的水泥企业大多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全面贯彻落实这些制度,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花园式厂区 刘文长供图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

水泥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并有效纳入新公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更新企业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与时俱进地管理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水泥企业管理中已经实施了十几年,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一级水泥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未能有效运行已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这是非常遗憾的。

完善风险分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应按照安全风险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对于高级别的安全风险,应制定相应的隐患排查标准和管控措施,定期进行不同级别的隐患排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

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水泥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培训后需进行考核,并将培训及考核记录纳入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过程中,应结合安全案例进行宣讲,用惨痛的教训提醒员工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在培训时需特别关注有基础疾病的员工,体现企业的关怀,并据此安排合适的工作,防止因员工身体原因引发生产安全。

对相关方实施有效管控

今年,大多数水泥企业在资金方面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安全生产投入必须得到保障。应加强对相关方的资质和准入管理,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将相关方纳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中。

完善应急演练计划与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依据水泥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高级别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做好效果评估记录。这有助于提高水泥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

整体而言,打造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是长期且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二零二三年及以后水泥行业乃至建材行业的重点任务,更是对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的体现。

本文原载于《建材报》某日某版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