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前往泮塘五月的我们,四处寻找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泮塘四约的地方。惊喜地发现,广州的泮塘乡不止有泮塘五约,还包含了四约、三约、二约以及首约。
查阅资料得知,泮塘乡在端午节前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起龙船”。在这一天,泮塘的多个约区的龙船会一同起航。往年的泮塘首二三约只有一条历史悠久的“仁威”老龙参与,这条龙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四条龙船中年龄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支。今年,除了传统的“仁威”老龙,又新增了两条龙船,分别是传统男子长龙和女子中龙。
除了这些龙船文化,泮塘四约还有其它令人向往的特色。例如那里的莲藕和马蹄特别有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荔枝湾涌上的车行桥被称为龙津桥。这里总共有五座仿古桥,它们都是在亚运会前两个月新建的,桥名来源于西关古代的名桥。
紧邻龙津桥的是泮溪酒家,它被评为特级酒家。这家酒家由著名园林建筑师莫伯治设计,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髓和装饰艺术。从外观到内部装饰,都展现了精致而富有层次的特色。湖心半岛餐厅、海鲜舫等景观错落有致,与荔湾湖的景色相得益彰。
文塔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历史背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高13.6米,以大青砖和石脚为基座建造而成,属于明代中期至清代的建筑风格。与广州的琶洲古塔和香港新界屏山的聚星楼有着相似的特色。塔旁一棵树龄达157年的参天细叶榕古树更是增添了文塔的古朴气息。
荔枝湾是近期经过改造的景区,龙津桥和文塔等建筑虽然为新建,但工艺精细,不乏古朴之风。
可以看出,荔枝湾区域的改造效果非常显著。
经过龙津桥后,我们来到了泮塘五约。广州在微改造方面,除了恩宁路的永庆坊外,还有泮塘五约这样的成功案例。泮塘五约是一个拥有9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曾经的泮塘曾是南汉末代帝王刘鋹御花园的一部分。如今,虽然大部分池塘已被楼房取代,但泮塘五约仍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村落形态。
与其他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项目不同,泮塘五约的改造是广州首个以“保留”为主题的城市更新项目。这种改造方式不仅尊重了古村的肌理和原有格局,还保护了历史文化资源,为村民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现在的泮塘五约已经成为了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村内的路标显示出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艺术村”。
几幅乡村“壁画”的出现让这个古村焕然一新。
这是个极好的机会为小雨拍摄照片留念,照片效果十分出色。
虽然这些画作在艺术性上存在瑕疵但它们所传递的“美丽乡村”的氛围确实吸引人。但可惜的是它们的真实性并不高。
这个地方的氛围很适合“小资”们来此打卡拍照。
对于那些追求生活情调的人来说这里也是他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起初以为这里仍保留着古村的韵味但实则不然这里已经变成了网红打卡点对于这样的变化我持保留态度。
村内开设的特色小店生意并不兴隆我认为这次古村改造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连山水画院的广东分院也大门紧闭无人问津。
那些装饰墙的装饰风格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让人难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