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商讨,探讨究竟是独立开发APP还是继续依托微信平台运营。有声音认为:“我们必须推出APP,因为用户是我们的生命线,需要保持独立。”也有观点对立:“依赖微信至少还能生存,自立门户则可能失去一切。”还有成员提及:“你们没看到微信上那些禁的大号吗?”团队负责人果断打断:“够了!让我们讨论些有建设性的内容。”会议中不文明、偏离主题、插话等不良现象导致讨论未能得出结论。
会议不仅是时间的投入,更是对结论价值的追求。为何同样投入时间,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或许是因为会议的运作方式不对。采用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被视为会议管理的圣经。该规则集十二大原则和六步法于一体,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议事框架。
回归案例起始,如果运用这套议事规则,会议应如何进行呢?
第一步:
即行动的建议,需明确时间、地点、人员配置、资源分配、行动方案及预期结果。如“我提议投资50万元,调派12名人员,于三内个月内开发独立APP,上海为项目基地,由开发总监负责。”中心原则为先有再进行讨论。
第二步:附议
只要有任一成员表示“我附议”,则可启事流程。主持人如需支持,则不可直接附议,必须遵循主持中立原则。主持人需保持控场权,不得发表个人意见或总结他人发言。
第三步:陈述议题
主持人需清晰陈述议题,确保与会者明确讨论内容。
第四步:辩论
辩论开始后,需遵循机会均等原则,确保每人发言前获得主持人许可。应优先让待发言者举高手势,未发言者亦有发言权,同时要确保正反双方轮流发言,维持平衡状态。
如有人发言过于笼统,未表明具体立场,应启动立场明确原则,要求先表态再陈述理由。
若有人打断他人发言,应立即制止,强调发言完整原则。参与者间不得直接辩论,需面向主持人发言。
第五步:表决
在充分辩论后,进入表决环节。需遵循限时限次原则,确保每人发言次数及时长均在规定范围内。如有人企图绕开主题发言,主持人需打断并强调一时一件原则。
在尊重文明表达的前提下进行表决,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质疑他人动机、习惯及偏好。
待所有人充分表达后,依据多数裁决原则进行表决:赞数多于反对人数则为通过。
第六步:宣布结果
最终结果以票数形式宣布:“最终以15票赞成、8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开发APP的提议。”
如此便完成了一场遵循《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会议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