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行一次海产干货食材的深入调研,我特地造访了许久未至的南宁市中心——南宁交易场一带。
此地曾是南宁乃至整个广西的商业枢纽,无论是周边的本地商家还是远道而来的外地客商,都习惯于此地进货。这里汇聚了衣食住行玩乐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在人群熙攘的高峰时段,此地热闹非凡,仿佛连地面温度都会因人潮的摩擦而升高。但这已是往日的繁华。
现今的冷清
现今的人流量明显减少,特别是在交易市场的干货铺面。过道空旷,店家显得闲散,一改往日的热闹。不少商家在闲暇时或刷手机或闭目养神。
南宁交易市场的干货铺面虽以格子铺的形式存在,但面积相对较小,或许是因租金昂贵,无需占据过大空间,仓库另作他用。
海产干货的销售商家大约在40至50家之间。但大多数商家兼营其他干货,专营海产干货的商家较少。这或许是商家为了吸引更多客源,将各类干货放在一起销售。
生意繁忙的商家会雇佣员工,自己则轻松自在。而生意清淡或希望降低成本的商家,老板则会亲自坐商。即使在市场内游荡近一小时,也未见到有顾客购买海产干货。
这种情况在江南区淡村农贸市场的海产干货市场同样存在。即使在早上繁忙时段,也难见成交的热闹场景。
不少商家反映,近一年来生意愈发难做。他们用各种措辞表达了这一现象:“公务员消费缩减了”、“酒店需求也减少了”、“生意差了好多”等。
原因分析
1. 对消费力的长期影响明显。三年间,消费降级,各行各业受到波及。尽管时间会冲淡这一切,但恢复仍需时日。
2. 核污水问题可能影响了产品的产地口碑。问及产品来源时,商家口径一致地回答北海或北部湾。这或许是为了避开与“核污水”相关的问题。
3. 网购的兴起对实体店造成了分流。如今,许多原本的线下生意都延伸到了电商和直播平台。
4. 消费断代现象在我个人的观察中似乎存在。中老年人对海鲜干货有较高的认知和消费习惯,而新一代年轻人对烹饪和料理不太感兴趣。
海产干货的特殊性——购买、分辨、保存、料理的难度较高——也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
5. 渠道变迁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随着渠道多样化,市场变得变幻莫测。
无论是选择前往市中心挤一挤以寻找商机,还是在副中心悠闲地逛逛寻找更多选择;或是为了省时省心在楼下底商解决日常需求;甚至直接手机下单省去中间环节——如今的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和更便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
小结
时代在变,没有谁能抵挡得住历史的潮流。曾经繁华的市中心如今可能陷入困境。就像南宁那个历史悠久的商场被时代淘汰时,许多人才意识到,江湖真的变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普通人又能怎样呢?在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之前,除了与时俱进我们别无选择。
有趣的是,如今各种商品价格都在下降,唯有金价不断上涨。这世界真是充满了变数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