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儿时,砖厂工人们每日辛勤劳作,身负重任,他们的劳作既繁重又低效。那么,是否存在一台设备,能够自动整理、码放乃至打包成品砖呢?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们邂逅了来自天津的邵春生先生。邵先生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发明家,他研发出了一款全自动码砖机,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
砖头码垛机虽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包装设备。它能够将成品砖块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齐地码放在托盘上,实现自动化堆码,甚至可以堆码多层。之后,这些堆砌好的砖块会被推出,方便叉车运送至仓库储存。
邵春生先生在观察中深感工人劳作的辛苦。在一次为客户维修叉车的途中,他目睹了年长工人们在砖厂车间汗流浃背的情景。这些与他的父亲同龄的工人,为了生活而辛勤劳作。这让他心生感慨,并萌生了一个念头:是否可以研发一种机械来承担这种简单但费力的工作?
自2014年起,邵春生便开始着手准备水泥砖码垛机的研究工作。在明确整体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后,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以往未涉及过的知识点。经过十个月的艰苦努力,他终于研制出了一款手动码垛机。
虽然对这款码垛机感到惊喜,但邵春生也对其中的不足感到遗憾。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功能。通过增加PIC控制器并自学编程系统,经过五个月的反复学习和实验,他最终实现了机器的自动控制码垛。
机器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当邵春生带着自己的成果寻找客户时,他发现砖厂老板对机器的效用表示怀疑。尽管他尽力用制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数据来解释,但客户仍持保留态度。
面对客户的疑虑和拒绝,邵春生并未气馁。他在家中使用水泥砖进行实验,并邀请潜在客户前来观摩。最终,一位周姓老板被说服,同意试用他的码垛机。
邵春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自动码砖机占地小、效率高,能够在短短一小时内完成30吨砖头的码垛工作。这款水泥砖码垛机的初衷便是为了解决人力问题、提高砖厂的工作效率。他和他的研发团队在速度上下了大功夫,从理论依据、程序编程到产品材质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反复的实验。
在选材上,他们借鉴了国内几家大公司的经验,选择了高品质的零部件。这使他们成功提高了机器的运行速度。如今,一台机器一天的产量已达到80包以上,即300多吨的产量。
为了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客户的使用体验,邵春生和他的团队在每一个设备安装调试后都会认真听取客户的反馈意见。他们本着解决问题的初心,不断更新全自动水泥砖码垛机的一代代产品。
由于该码垛机采用数码编程和PIC加触摸屏控制技术,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快捷。即使遇到问题,也能远程解决很多问题。这不仅缩短了维护时间还节省了成本开支。随着一次次技术的突破与更新,这款水泥砖码垛机先后获得了十多项专利。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邵春生的工厂已初具规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响应全民对环保的重视,他在河北沧州开发区建立了新的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