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消费力L1到L5标准 淘宝消费能力等级

2025-02-0320:49:07经营策略0

引言

在电商营销的领域中,众多商家的推广数据效果不理想时,他们往往首先怀疑人群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揭示,问题可能在于过度依赖L1 L2等类型的流量。对此,我们可以从属性和行为两个角度对人群标签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推广人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性标签,另一类是行为标签。

首先来看最受商家关注的标签属性。简单来说,这些属性包括性别、年龄、购买力等,它们构成了产品推广的基础标签体系。

单纯依赖基础属性人群的推广并不总是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即使已经设定了L3 L4 L5等高购买力人群,并且限定了特定年龄段和性别,数据表现仍可能不尽如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基础属性人群缺乏购物或浏览行为的具体信息。

他们的行为表现相对较弱,缺乏重复浏览或加购的记录。

对于这种基础属性人群,他们更适合于客单价较高、转化周期较长的产品。

在中后期推广阶段,当需要增加新用户并扩大曝光量时,这种策略会更为合适。

即使投放在L345高购买力人群上,也仅表明购买力较高,并不意味着转化率一定高。

消费力与转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费力意味着经济能力,但并不代表消费欲望。

虽然它们有积极意义,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L345等高购买力人群。

在常规客单价中,如果偏重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其实没有太大必要过于关注属性人群。

完全可以通过系统的行为人群进行投放。

如果你的产品定位较高,且整体品牌感较强,如高端女装店铺,那么页面、图片、价格等因素自然会吸引更多的L345高购买力人群。

接下来讨论行为方面。当我们进行智能定向、智能投放、智能人群操作时,基本上都是基于行为定向的。

这些行为包括与相似产品的宝贝行为、与相似店铺的店铺行为以及与所在叶子类目的类目行为。

当一个人表现出多次浏览、收藏加购等行为时,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转化率相对较高。

这种行为类的人群对于标品来说非常合适。标品是指那些需求强烈、非买不可的产品,购买周期相对较短。

当我们进行投放计划时,无论是直通车还是引力魔方等智能计划,其逻辑都更偏向于行为定向。

你会发现,通过这些计划带来的流量大多数都是L1-L5的流量。

即使你觉得其购买力或流量不是特别精准,但其转化率和投资回报率(ROI)往往表现较好。这是因为智能计划投的是用户的行为。

手动设定的标准则更多是基于基础属性。由于手动设定无法直接考虑用户的行为,因此在设定时更偏向于基础属性。

尽管直通车和引力魔方也有相似宝贝或店铺的定向功能,但其效果通常不如智能定向那么精准。

标准计划通常以属性定向为主。虽然性别、年龄和购买力等因素准确无误,但宝贝的具体行为或频繁的互动则难以确定。

对于新品推广来说,如果基础属性没有特别高的要求,那么使用标准计划可能不太合适。除非你是为了打标签而特别选择用新品来拉取L45高购买力的人群标签。

如果你对基础属性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或者推广的是非主推款式,那么使用标准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转化率更低。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