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簧行程的合理配置
在冲压工艺中,氮簧的行程设置是一项关键工作。不同的冲压工序对氮簧的行程有不同需求。对于冲裁分离工序,弹压力需要较大而行程要相对较小。这保证了在操作过程中,工件能够被准确地切割和分离。而对于拉延工序,由于它通常需要较大的压边力来固定工件,因此氮簧的行程应当适中,以便在拉延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压边力。
在顶出和卸件环节,必须确保氮簧具备足够的弹力和行程,以支持工件的顺利顶出和卸下。在弯曲和翻边工艺中,起始力的大小至关重要。大起始力能够有效地压住工件,防止其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侧滑或移动。这些工艺对氮簧的行程也有较大的要求。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我们都应确保氮簧的总高度不会过高,以避免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过高的氮簧不仅会增加模具结构的复杂性,还可能增加工装的成本。在安装氮簧到模具上时,我们必须留有适当的间隙,无论是对于顶件板还是压边圈,这都是为了确保氮簧能够平稳地工作。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在设计选用氮簧时还需考虑额外的安全行程,一般为3-5毫米。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氮簧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长久地工作,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氮簧结构形式的抉择
当在模具设计中采用氮簧时,首要的任务是决定其结构形式。我们可以选择独立式氮簧、氮簧座板式、管路连接式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的结构形式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冲压工艺要求、模具的结构、使用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模具的成本以及调整和维修的便捷性等因素,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