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过程审核管理规范
一、目的
明确并统一供应商过程审核的标准,用以评估A、B类供应商所提品的质量保证能力。通过严格的审核过程推动供应商提升其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对A、B类供应商的过程质量审核管理。
三、职责与权限
3.1 采购/质量部门负责供应商过程审核的统筹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审核计划、确定审核日程、发放审核报告以及验证审核中的不合格项。
3.2 质量部负责组建审核组,指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确保审核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四、工作流程与标准
4.1 年度审核计划的编制
4.1.1 供应商质量主管需在每年12月份编制下年度的“供应商质量审核计划”,对各供应商的审核时间进行总体规划,并明确下一年度需审核的供应商名单。
4.1.2 计划制定需遵循以下原则:
a. 一般情况下,A、B类供应商的过程审核每三年覆盖一次。
b. 当发生特殊情况,如生产过程发生重大变更、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顾客有特殊要求时,需增加审核安排。
4.1.3 审核计划需经公司采购分管领导批准,并由质量检验部会签。
4.2 审核策划与准备
4.2.1 采购/质量部需根据年度计划及月度采购计划,与质量检验部共同确定次月的供应商审核安排。
4.2.2 质量部需指派有资格的审核员,并成立审核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担任审核组长。
4.2.3 审核组需编制“供应商过程审核实施计划”,明确审核范围、要求及具体时间等细节。
4.2.4 实施计划需经公司质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执行。
4.3 审核实施
4.3.1 采购/质量部需提前一周将“供应商过程审核实施计划”发送至受审供应商,给予其充分的准备时间。
4.3.2 供应商需在审核前一周提交相关资料,包括FMEA、控制计划及其他必要信息,由采购部汇总后转交审核组。
4.4 现场审核与评价
4.4.1 审核组需按照“供应商过程审核提问表”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并记录审核中发现的事实。
4.4.2 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会人员包括全体审核组成员、供应商领导及相关人员,会议内容需包括审核目的、范围、日程安排等。
4.5 评审与打分
4.5.1 “供应商评审评分表”包括项目管理、研发策划、研发实现、供应商管理、过程分析/生产、顾客满意度等六个模块,共67个问题。
4.5.2 每个问题的评价得分分为“0分、4分、6分、8分和10分”五个等级。其中,未达到要求的情况打0分,部分达到但存在严重不符合情况打4分,部分落实打6分,基本落实但有轻微不符合情况打8分,完全符合则打10分。
4.6 审核报告与改进措施
4.6.1 审核组长需汇总审核记录,按照评分标准对过程进行定级,并编制“供应商过程审核报告”及“供应商过程审核措施计划表”,发放至责任供应商。
4.6.2 责任供应商需在规定时间内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将验证后的措施计划表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采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