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一进办公室后,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工作的压力让人感到身体也几乎被榨干。实际上,真正让自己忙得团团转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时间利用不当。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这句话是莎士比亚的名言,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
曾经,西北铁路的前CEO罗兰威廉姆斯就因为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工作而精神濒临崩溃。医生建议他减少工作量,调整了办公桌的数量后,罗兰威廉姆斯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恢复。这并不是桌子的问题,而是时间管理的问题。
我们常常因为不懂得管理时间而陷入心理困境。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的时间,公平地分配给每一个人。如何有效利用这24小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时间管理矩阵”是一个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源自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个方法将事件按照紧急和重要的两个维度进行分类,让我们可以更有条理地处理各种事务。
我们经常听到的“太忙了”、“忘了”、“每天都忙却感觉没做什么”等话语,正是很多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忙碌的身影背后,是时间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问题。
忙到近乎“瞎忙”的原因,就是没有管理好时间。我们需要将工作按照紧急和重要的维度进行综合打分,然后有序地进行完成。
建议的完成顺序是:先做紧急而重要的工作,然后做重要但不紧急的,接着是不重要但紧急的,最后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工作。这样可以根据象限上的位置,更妥善地分配时间。
这个模型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集中时间完成重点工作,避免遗漏非紧急工作,同时能够让我们心中有数,掌握已经完成、待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进度。
很多人学习了时间管理矩阵,却仍然做不好。这往往是因为他们踩了三个错误用法。这些错误用法看似简单,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比如,在列出工作清单时,很多人会列得太多,无法完成;或者在分类时,无法准确地将工作归类到合适的大类中;还有的人在执行过程中无法坚持下去。这些都是我们在使用时间管理矩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比如,在列出清单时,要给自己限定时间,不要列得太多;在分类时,要尽量将工作归类到合适的大类中;在执行过程中,要专注于当前的工作,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断。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管理矩阵提高工作效率。
(1)何谓重要:
- 用步骤来衡量:将事件的步骤进行拆分并评分。
- 用影响力来衡量:考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2)何谓紧急:
- 用时间来衡量:确定事件需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 分为不同的紧急程度:如当天必须完成的、几天内必须完成的等。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被碎片化的工作打断,学会专注于当前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地利用时间。
在管理时间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当我们把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时间变得更加充裕了。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重要且紧急的工作,而不再被琐碎的事务所困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我们的工作压力。
学会并运用时间管理矩阵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