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时间价值巧解:年金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在诸如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中,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一部分常常令考生感到困惑。这一章节涉及到的公式多且难以记忆,尤其是当公式数量增多时,很容易混淆,成为考生们通向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我发现在这些公式中,只需要牢牢掌握两个核心公式,基本上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了。
公式一:现值与终值的关系
现值P与终值F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P=F/(1+i)n来表示。这个公式揭示了资金在不同时间点的价值转换关系。
公式二:年金与终值的关系
年金与终值的关系则可以通过公式F=A[(1+i)n-1]/i来体现。这个公式在计算年金和终值时非常实用。实际上,你只需要记住其中的系数[(1+i)n-1]/i即可。
其中,P代表现值或初始投入,i代表报酬率或利率,F代表终值或本利和,而A则代表年金。
实例应用一:已知年金求现值
若已知年金A,想要计算其现值P,只需在公式二的基础上将系数再除以(1+i)n,得到现值公式:P=A[(1+i)n-1]/[i(1+i)n]。
实例应用二:资金等额回收计算
资金等额回收计算,即已知现值P求年金A。通过上述现值公式,可以推导出A=P[i(1+i)n]/[(1+i)n-1]。
实例应用三:求偿债年金
求偿债年金,即已知终值F求年金A。根据公式二,可以得出A=F/[(1+i)n-1]/i。也可以变形为A=Fi/[(1+i)n-1],方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