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生产劳动的双重性质与商品价值理论
一、商品生产劳动的二重性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相互关联的劳动形式: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指的是商品生产劳动在形式上的具体表现,它总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出现,并与特定物质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2. 抽象劳动则是在内容上表现出的,它反映了任何商品生产劳动都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正是这种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这种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是同一商品生产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二、商品价值量理论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这一时间是在现有正常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时间。
1.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商品生产者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自发形成的。
2. 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也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通常,商品的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标准,而复杂劳动则被视为其倍加。
这种倍加关系是在不同部门的劳动者相互交换的过程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交换与货币理论
货币作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商品内在矛盾和交换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 货币形式的演变
货币的形式经历了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物形式,最终发展为现代的货币形式。
(二)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商品的价值、货币的价值、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状况以及价格等。
价格与价值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影响价格的因素及其分析
商品的价格由其内在的价值决定,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
决定因素主要是商品的价值本身。货币的价值、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状况以及价格等都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了解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