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郑重地报名了11月份的软考高级——系统分析师考试,目标定在11月9日。
倒计时钟声已经敲响,余下时间仅有26天。我的备考策略是,首要任务是应试,其次才是学习,最后是实践。
复习计划的第一阶段:迅速梳理基础知识要点,提取关键信息,虽然可能会有所遗漏,但要求过目不忘。
详细内容如下:
系统规划
定义:指信息系统开发的初期阶段,对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
目的:保证系统开发与企业战略相契合,减少盲目性,提升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任务:初步调查企业环境、目标及现有系统状况,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蓝图。
系统规划需求
识别问题:当系统建设与企业目标不匹配时,其适应性差且难以扩展。
系统规划步骤
初步调查:集结企业信息,分析现有系统的运行状态。
确定系统目标:明确服务的品质、范围、、和人员等要素。
分析子系统:自上而下分解系统,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定位。
拟定实施方案:设定子系统的优先级,规划开发顺序。
可行性研究:编写研究报告,评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制定建设方案:基于可行性研究的结果,详细规划系统的建设路径。
项目立项动机
基础研究:长期投资,旨在开拓未来的市场领域。
应用研发:针对特定客户需求,谋求市场份额和利润。
技术服务:提供综合技术服务,以占据市场份额。
产品使用者:通过采购产品或服务实现使用价值。
项目价值判断
对于基础研究,重视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对于应用产品开发,关注技术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和推广;对于技术服务,则应以客户业务需求为导向;而对于最终用户,则关注系统的使用效果、影响及成本。
在可行性研究方面,需考虑以下几点:
经济可行性:评估项目的成本与潜在的经济收益。
技术可行性:评估现有技术能力和资源是否支持系统目标。
法律可行性: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用户使用可行性:评估系统的操作便捷性和用户接受度。
关于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包括基础建设投资、一次性投资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而收益则可区分为直接收益、间接收益以及有形与无形的收益。
再谈净现值(NPV):
NPV是项目预期现金流的现值与初始投资的差额。当NPV大于0时,表示项目盈利;反之,则表示项目亏损。这对于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至关重要。
关于投资回收期,需静态与动态两方面考虑:
静态回收期为初始投资的回收时间,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动态回收期则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更准确地评估回收期。
在系统方案选择时,需制作候选方案矩阵,比较不同方案的架构、技术、成本等特征;同时进行可行性分析矩阵的评价,基于经济、技术、法律和用户可行性对方案进行评估。
最后形成系统建议方案报告:
提供报告概览、问题陈述、项目范围描述、信息获取和研究过程、候选方案分析、推荐方案及理由、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总结等。附录中可提供额外的信息,如图表、数据等作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