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人生因之而丰富,故事则因光阴而沉淀。俞明锐,年仅26岁,已然是一位技艺精湛的书画修复师。最近,他因修复一本自元代流传下来的族谱而成为了网络热点。
他,有着一双灵巧的手和深厚的文物修复专业知识,无论是残缺的地契、霉斑的书画,还是被老鼠啃食过的古籍,都能在他的手中重现昔日的光彩。
工作室的秘密
走进俞明锐的工作室,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张大红桌子。这里,是他进行书画修复工作的场所。抽屉里,摆放着排笔、调色盘、棕刷等修复工具,虽看似平凡,但在他的手中,这些工具却能化腐朽为神奇,为破旧物件赋予新生。
俞明锐在大学时攻读的是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为了掌握文物的修复技巧,尤其是每一个动作的精准把控,他采用了一种看似“笨拙”实则有效的方法——大量练习。
书画修复的奥妙
俞明锐坦言:“修复的第一步刷纸,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极高的技巧。宣纸脆弱易破,需要我们极为细心和耐心。我曾连续刷了一百多张纸,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纸的感觉和不同潮湿程度的状态。”
随后,更深入的修复工作则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他进一步分享道:“修复时桌面上需垫上隔离纸或棉纸以保护书画不粘桌。”这背后蕴藏着对专业细节的极度重视。
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俞明锐终于完成了第一幅古画的全面修复。回忆起那份喜悦与自豪,他说:“那幅画虽然只有一平尺多,但上面却有213个洞。每一个洞都是我们手工修补完成的。”这份技艺和热爱令人钦佩。
技艺的传承与传播
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这份“冷门”技艺传播得更远更广,俞明锐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分享自己的修复过程和技法。没想到这一举动竟引来了大量的关注和请求。他的视频分享不仅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也成功引起了人们对书画修复行业的关注。
如今,俞明锐的社交媒体账号已有近50万的粉丝,最受欢迎的视频观看量更是超过了500万次。他不仅与网友分享修复经验、操作心得,还制作了科普视频以扩大书画修复技艺的知识范围。他还受邀参加非遗技艺科普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这项技艺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