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内容调整版
第一章 走进细胞
1. 原核生物概览:蓝细菌(发菜、念珠藻)、细菌(如根瘤菌、放线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
2. 原核生物分类基础:是否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原核生物细胞方式:特有的二方式。
4. 蓝藻细胞特点: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因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
5. 支原体特性:无细胞壁和无拟核结构。
6. 硝化细菌功能:无叶绿体,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
7. 有氧呼吸的多样性:并非所有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如蓝藻和硝化细菌。
8. 病毒结构简述:无细胞结构,但生命活动依赖活细胞。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1. 大量元素概览:C、H、O、N、P、S、K、Ca、Mg等是主要元素。
2. 细胞内主要化合物: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则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3. 自由水的角色: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由水分子的结构决定。
4. 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但自由水含量远超结合水。
5. 无机盐的作用: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6. 叶绿素的组成:包括C、H、O、N以及关键的Mg元素。
7. 钙离子的生理作用: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的含量与生物体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8. 还原糖的特性:单糖(除蔗糖外的二糖)及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沉淀。
9. 脂肪的染色与洗脱: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10. 蛋白质的鉴定方法: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其反应实质是肽键与CuSO4溶液中的铜离子反应产生紫色复合物。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 细胞膜的功能与特性: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2. 信息交流的重要性:部分病毒能进入细胞表明细胞膜的功能是有限的。
3. 信息交流的途径:包括直接接触、运输和胞间连丝等方式。
4. 制备纯净细胞膜的方法: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采用吸水涨破法。
5.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特性: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6.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其中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而尾部疏水。
7.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的意义:通过荧光标记法展示细胞膜的流动性。
8.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等。
9. 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分布特点:具有不对称性,且在动物细胞膜上还分布有胆固醇。
10. 糖蛋白的作用: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和信息传递等过程。
……(其余章节内容依此类推,保持风格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