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的优点和不足 导学案的三个特点

2025-02-0603:35:38营销方案0

自2017年高考以来,新课程方案所倡导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逐渐深入人心。

为了适应这一,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和学情,创新性地提出了“疑探导学”课堂教。该方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作用机制,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疑探导学”的关键词为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案为载体。

导学案是此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一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它不仅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还是疑探导学模式的主载体。优秀的导学案应融合自学案、合探案、检测案、反思案、作业案以及指导案等多个元素。

导学案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后延,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它主要依据五大环节来实施: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以及课后拓展延伸。这样的设计旨在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

在备课环节上,“疑探导学”教学课堂使备课过程呈螺旋式上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步骤来优化教学过程,包括分工主备、全员研讨、二次备课、一课一研、三次备课等。

在课前管理上,教师需结合教材教辅和网上资料,通过集体备课形式编写导学案。学生则自主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课中环节强调了师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需提前检查学生导学案的预习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而学生则需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们注重知识的回顾与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堂检测以及课后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疑探导学”课堂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它是对课堂教学的总体性要求,也是全体教师通过上课磨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的高效教学方法。在这一课堂上,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老师则起到主导作用。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得课堂活了起来,形成了乐学善学的良好氛围。

我校还引进并借鉴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与导学案为载体的“疑探导学”教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我们在网课期间也提出了网上疑探教学“六要素”,有效解决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问题,同时也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