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洗选工艺详解
在煤炭产业中,为了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利用煤炭与矿物杂质的物理性质差异,选煤厂会采用机械方法对原料煤进行洗选处理。
1. 定义
通过机械方法,依据煤炭和矿物杂质的特性差异,从原料煤中去除矿物杂质,将其按照不同的质量及粒度进行分类,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 洗选目的
- 去除煤中的杂质,降低灰分,提升煤炭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 将煤炭按照不同的质量及规格进行分类,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以实现煤炭的有效、合理利用,节约用煤。
- 剔除煤中的矸石,减少无效的运输过程,并为综合利用煤矸石创造条件。
- 除去煤中的黄铁矿,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同时为硫的回收提供可能。
3. 洗选原理
原煤是煤、夹矸煤和矸石等的混合物,其密度范围通常在1.2-2.6kg/L之间。根据煤与矿物及矸石之间的密度差异进行分选。
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对煤与矿物质进行分离。密度较大的矿物质会迅速下沉,形成矸石;而与煤混合紧密的矿物质则会随之下沉,形成中煤;相对密度较小的煤则会浮起,被介质运送至精煤段。
选煤的主要产品包括精煤,而副产品则包括中煤、煤泥和矸石。
4. 洗煤回收率的相关知识
洗煤回收率是通过浮沉试验得出的技术指标,它反映了原煤中比重小于1.4或1.5的浮煤占入选煤的百分比。这个试验可以了解煤的密度组成、硫分含量以及煤的可选性。通常,炼焦精煤的密度以1.4为界进行划分。
常用的浮沉液密度包括1.3、1.4、1.5、1.6、1.7、1.8、2.0(kg/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