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一阵一阵的难受心发慌 心里堵得慌难受压抑怎么解决

2025-02-0606:14:50营销方案0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

生活中看似一切正常,但内心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感;

有些事情虽已过去许久,但回想起来仍会让你心生波澜,或愤怒或悲伤;

某些不愉快的经历似乎总是重复出现,让人倍感困扰;

在执行日常事务时,偶尔会感到一种不真实的虚空感,仿佛与现实世界有所隔阂;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你是否有过习惯性的防备心理?

与爱人相处时,是否难以产生亲密的感觉?

这些感受的出现,其实是我们身体中可能存在的“未完成情绪体验”的体现。

在《精通情绪》一书中提到,我们的情绪可大致分为两类:有益的与无益的。其中,爱、同情、快乐、幸福、恐惧等属于有益情绪,而无用情绪则包括回应的情绪与未完成的体验。

造成上述情绪感受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我们内心残留有未完成的情绪体验。

想象一下婴儿时期,当孩子饿了却未及时得到喂养时,他会哭泣。一旦满足其需求,他的情绪就会平复。但在我们的世界中,即使是负面的、不好的情绪,如果能得到适当的回应,也不会让我们感到内心堵塞。

举个例子,当与家人或朋友发生争执后,我们如何才能重归于好?答案是当其中一方道歉或双方沟通解开误会。这说明,任何负面情绪只要得到妥善回应,就不会对我们产生深远影响。而真正影响我们的,往往是那些未得到回应的情绪。

心理学家们有一句名言:“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这表达了精神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观点:没有得到回应的情感就像处在绝境之中。

生活中或童年时期发生的重大、强烈创伤件,或当时无法处理的强烈情绪,都可能导致情绪体验的中断。这种未完成的情绪体验不仅是我们难以释怀的痛苦,即使我们试图避免去感受这种痛苦,它仍然深藏在我们的内心之中。

强烈的情绪体验往往有成为创伤的趋势,因为我们无法完理或消化这种体验。身体会持续地传达某种体验性智慧,即使我们试图逃离或压抑它。我们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来掩盖这种痛苦,如物、酒精、食物、性和处方等。

我们可以把身体的这种创造紧张情绪能量的方式看作是一种试图给予我们体验性智慧的机制。这种智慧并非来自智力理解,而是身体传达的直接体验。尽管我们习惯于避免和逃离痛苦,但身体会持续地创造能量,提醒我们去体验。

长期逃避这种体验可能导致我们无法充分感受事物,从而使我们难以体验到平和、放松、广阔和喜悦的感觉。在《精通情绪》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名为CORE技术的疗法,其核心是处理残留的能量中心,也就是未完成的情绪体验。

CORE技术的创始人汤姆斯通先生成功运用这一技术治愈了自己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书中强调,要消解无用的情绪,首先需要允许自己感受情绪的能量。因为,如果自己不允许感受情绪,这种无用的情绪是永远不会消散的。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找一个安静且不受打扰的地方,闭上眼睛,让自己感受到那些未完成的情绪。

在体验过程中,你会感觉到这些情绪的强度和范围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卡住的感觉,有的则是冻住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些感受聚拢。想象自己用放大镜搜索这些感受的位置。如果它们是分散的,就慢慢地将它们汇集到一个特定的位置。

当这些感受在一起后,想象用一个彩色的圆圈将它们圈起来。但请注意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被过强的能量牵引而再次陷入情绪中。

全然地观察和体验这些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些感受在逐渐减弱。然后你可以逐渐缩小你的关注圈和注意力范围。

最后一步是确保无用情绪已被真正消除。完成后可以稍作休息但需要再次检查确保完理掉所有的残留。

这个原理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看见即疗愈”。简单概括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感知无用情绪。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