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胶的主要成分 胶黏剂的主要组成成分

2025-02-0610:52:20营销方案0

导电粒子如何影响导电胶性能

导电粒子在导电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从多个方面深刻影响着导电胶的导电性能。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导电粒子添加量对电阻的影响。

当使用不同形态的银铜粉,如片状镍粉、片状镀银铜粉以及树枝状镀银铜粉时,通过调整其添加量,并利用快压机将样品与测试片压实,我们能够观察到电阻的变化。将附有样品的测试片放入烤箱内进行不同时长的烘烤,再放入无铅锡炉中浸泡,每个阶段的电阻都得到了细致的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在所选的添加量(低于50%)范围内,树枝状镀银铜粉在压合后展示出最小的电阻,而片状镀银铜粉在低添加量时电阻相对较大,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其电阻迅速降低。当添加量达到50%时,虽然电阻低于同等添加量的镍粉,但仍然低于树枝状镀银铜粉的电阻。

除了电阻的表现外,我们还注意到导电粒子对产品外观的影响。例如,单独使用树枝状镀银铜粉时,其遮盖力较差,容易产生外观缺陷。而片状镀银铜粉则能很好地展现金属外观且外观平整。片状镀银铜粉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导电粒子的形态和分布对导电胶的导电机制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导电通道效应、隧道效应以及场致发射等导电机理共同作用,决定了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当导电粒子粒径较大时,通常由导电通道效应控制;而当粒子尺寸在微米级或更小时,则可能涉及隧道效应或场致发射。

在耐热氧化性研究中,我们特别关注了不同导电粒子在热制程中电阻的变化。尽管所有实验中的导电胶初始电阻较低,但在不同的热处理过程中,其电阻表现各不相同。尤其是片状镍粉的电阻在热处理后增幅最大,这可能与其在树脂基体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热塑性变化有关。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我们得出结论:选择合适的导电粒子及其添加量对于制备高性能的导电胶至关重要。在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平衡考虑导电性能、外观效果以及成本因素。深入理解导电粒子的导电机理及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导电胶的性能。

参考文献

[1] 孙丽荣等. 导电胶黏剂的当前状况与未来发展. 胶黏剂杂志, 2003, 13(3): 60-61.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