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关于汽车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许多交流的朋友都在询问,为何要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个行业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这些数据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趋势?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在九月份再创历史新高。具体数据为,九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增长幅度显著。而在今年的一月至九月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量也呈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3.5%。汽车的出口量也在持续增长,九月份的出口量更是达到了30.1万辆,同比再增73.9%,已经跃居全球第二。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不仅是汽车行业的重要推动力,更是整体出口水平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一趋势也标志着汽车正在逐步摆脱过去的低价标签,向着更高的价值领域进军。我们坚信,在经济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汽车行业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方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汽车是主要强国的共同支柱产业,全球汽车工业的规模达到了几十万亿。作为高端制造的重要代表,汽车领域的升级突破,将使车走向世界,成为国运之战的关键一环。人口结构的趋势性改变也促使我们需要瞄准能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代表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如新能源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之所以成为稳增长的重要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其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全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占比,更因为其具备的高技术含量、长产业链、高关联度等特点。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乘用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虽然购置单价高,但其背后的经济意义却不可忽视。
从内需市场看,的乘用车市场仍有稳定的增长空间。与发达相比,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从外需市场看,日本汽车的销售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如果汽车工业能够接棒,那么未来汽车的出口市场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汽车产业不仅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更隐巨大的市场机会。汽车产业链的延伸广泛,从一级供应商到零部件厂商,再到资源、金属粗加工、汽车服务等各个环节。据测算,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增值2.64元。这意味着汽车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在规模和对于经济的巨大助力。
我们认为汽车产业也是稳定增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抓手。我们预期到2035年,国内乘用车的稳态年销量将达到3500~4200万辆,并基本实现全面电动化。未来的汽车行业正面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重大变革,也在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从汽车工业未来的机会来看,关键环节如动力电池、半导体、汽车电子等将孕育出强大的企业。
现阶段,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在早期阶段,但已经迈过驱动进入消费内生驱动阶段。全球范围内新能源车的发展还处于成长投资的最好阶段。我们对后续的销售数据非常看好,随着新车型的发布和“金九银十”汽车Q4旺季的到来,需求仍会持续得到印证。
对于投资者而言,随着汽车供给量的逐步释放和新车型的陆续发布,电动车中游龙头公司的估值分位明显处于中期底部区间。相信随着销量的持续上拉兑现,估值和业绩还将迎来相应的修复,中长期的投资机遇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