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量和指标的区别 统计指标六个要素

2025-02-0613:53:17销售经验0

一、指标类数据标准制定的意义

在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中,对指标数据有着明确的规范要求。这要求银行明确指标的内涵,统一取数的方法,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并保证监管报送指标间的一致性。这对银行来说虽然是一项挑战,但统一指标数据标准、规范业务统计分析语言,有助于提升银行分析应用的数据质量,对提高全行数据资产的价值具有极其积极的作用。

二、何为指标类数据标准

那么,究竟何为指标和指标类数据标准呢?《JR/T0137-2017银行经营管理指标数据元》给出了明确的解释。

指标是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的规模、程度、比例、结构等的概念和数值。

三、指标类数据标准的定义与构成

指标数据标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定义:

维度方面

维度是对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对象的属性进行的分类方式。作为观察事物的视角,维度与指标的结合使用,可以对指标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

例如,对于对公余额,可以通过机构维度来统计各分支机构的数据,或者通过行业维度来分析银行业务的主要行业分布情况,以便控制行业集中度或调整投向分布。

规则方面

规则是对指标计算统计方式的规范性说明,包括可复用的公共维度和业务规则。例如,基础统计类规则如当期、累计、最低值、最高值等;增长类统计规则如环比变化量、同比变化量等。

基础指标方面

基础指标包含了进行标准化规范说明的基本要素信息。这些指标可以与维度及统计规则自由组合,形成多视角的指标内容,从而拓宽了指标定义的广度并提高了指标使用的灵活度。

四、指标标准的应用场景

制定明确的指标数据标准能确保各业务部门对指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业务口径有直观且清晰的理解。这有助于提升指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准确性,并降低因口径理解不一致而导致的统计差异。

作为分析应用的基础,通过结合使用指标标准中的维度和维值,业务部门能够进行自主分析,即灵活运用这些指标进行业务分析。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