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分析的7个特点 什么是功能分析

2025-02-0617:07:39创业资讯0

导言

那么,何为ABA?其核心技术和优势在哪里?让我们一同探究。

ABA,即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学),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对存在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早期行为干预与训练的操作性方法体系。

该方法强调使用功能分析法,以个体的需求为出发点,遵循“前提(需要)—行为—结果”的“A-B-C”模式,以塑造正。功能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前提和结果,为治疗患者的问题行为提供依据。

警戒:

功能分析法是理解问题行为的关键。它要求我们了解与问题行为发生有关的前提和结果。

影响行为改变的因素主要包括:

  • 前提的控制A:需要了解儿童的内在状况,如健康状况、睡眠与饮食、身体疼痛、物使用及生理残疾等。
  • 结果的控制C:要了解外界环境的可能因素,如行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以及何人在场的情况下最常出现或最少出现。

我们还需理解行为改变公式: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改变外部诱因(刺激)来改变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既是可改变的,也是可塑的。

S(刺激)→ R(反应) ← C(结果)

在ABC法则中,A代表前提(antecedents),B代表行为(behavior),C代表结果(consequence)。该方法将个体的复杂行为分解为小单元行为,即简单行为,通过回合式教学的方法这些小单元行为,再通过训练逐渐将复杂的行为复原。

应用行为分析学具有以下特点:

  • 个体化明显,针对不同程度的孤独症患儿,教学方法和起点都有所不同。
  • 教授的是功能性的课程,选择对患儿社交重要的行为进行教学。
  • 采用正面性干预的方法,注重教较正确的行为,而非纠正错误的行为。

根据大脑工作原理,特殊孩子的社交障碍主要源于感知觉障碍,因此行为训练从障碍结果入手,注重感知觉的恢复与强化。

值得一提的是,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操作这种行为分析学,其目的就是将可操作性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项目拓展。

训练的效果是可以预测和量化的,这使得ABA在自闭症学生的教学应用上极为有效。

ABA操作具有四个特点:

  1. 对行为进行分解并在DTT(回合尝试教学)中操作。
  2. 操作中伴随指令和辅助,对孩子预期的行为标准有明确要求。
  3. 注重反复教并巩固和泛化所教内容。
  4. 从“一对一”教学开始,逐渐过渡到“小组”和“集体”训练,并慢慢向日常生活延伸。

ABA的原理非常科学,虽然操作上看起来有些枯燥,但在优秀的教师手中,却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和实际生活场景进行灵活生动的教案编排,使孩子易于吸收并乐于学习。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