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雷军在小米内部举行了“高端化战略研讨会”,提出小米要正式组建高端化战略工作组,致力于在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对于这一目标,我们姑且将其视为小米的雄心壮志,毕竟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远大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
高端化战略的实现,并非简单的堆砌硬件那么简单。它需要品牌认同度、产品力、品控、系统稳定性和技术壁垒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来支撑。
那么,现在的小米手机在哪些方面符合这些条件呢?
从主观角度来看,懂哥认为小米在品牌认同度和产品力方面表现不俗。通过“红米性价比+小米走高端”的双路线策略,小米成功拿下全球第二的手机市场份额。
在产品力方面,小米的堆料能力一直被视为行业强项,例如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关于小米的技术壁垒或技术卖点,一些人可能会问,既然小米的芯片并非自研,那么它的技术优势又在哪里呢?
实际上,MIUI曾是小米的一大技术壁垒。作为国内最早崛起的安卓深度定制UI,MIUI以其流畅、人性化且功能丰富的特性赢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
MIUI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例如,MIUI 12发布后,系统稳定性问题备受诟病。但这也为MIUI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如MIUI 13发布后的系统体验有了显著提升。
在动画效果方面,MIUI曾试图通过自研的动效架构“米柚光锥动效架构”来提升用户体验。实际体验中却出现了掉帧等问题,导致用户对MIUI的稳定性产生质疑。
除此之外,MIUI在图标设计方面也曾画饼。例如,【完美图标】功能旨在去除图标上的广告,但在MIUI 13上却出现失效的情况。曾经宣传的分层动态图标、超级壁纸等功能也因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
这些功能在发布前的宣传中被夸大其词,导致用户期待值过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各种问题导致体验不佳,甚至有些功能被直接或忽略。这种做法无疑伤害了用户的感情和MIUI的口碑。
对于MIUI来说,如今更应关注的是如何平衡功能开发与稳定性、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创新和发展的也要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