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QC及其作业精髓
1、IPQC的定义
IPQC,即制程品质控制,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定时检查和确认过程参数、作业变更内容及使用的标准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状态,加以必要的控制和督促,以确保产品质量。
2、IPQC的工作特点
IPQC应站在公正、独立、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工作。
①迅速应对制程异常:当发现制程中存在问题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②实事求是反馈问题:对于不符合事项,应如实反馈,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③彻底追踪不良事项:对于出现的不良事项,应追踪到底,直至问题得到满意解决。
3、IPQC作业要求
IPQC作业要求“一看二动三检”,即勤看、动手检、动嘴说、检来料、检工艺作业、检产品。
二、首检的重要性及注意点
1、首检的定义
首检是指在生产前针对首件(通常是3-5件)进行的检验,目的是预防系统性风险,避免批量不良的产生。
2、首检的实施要点
需特别关注依赖设备及工装等易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工序,以及可能产生批量不良的工序,确保首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首检的风险控制
首检后需对首批下拉的产品进行和复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三、巡检的要点及风险控制
1、巡检的定义
巡检是指在产品首检合格后,按照指定的项目进行定时的轮流检查。
2、巡检的注意事项
需重点关注新的产品、新的设备及工装、新的来料和有异常的来料等,确保巡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巡检的风险控制
需对“新”的事物加大监控力度,同时对重点工位进行从严控制,一般工位则按正常频率进行巡检。
四、品质异常及其处理方式
1、品质异常的条件
当不良率超过控制目标、在SPC体系中达到判异条件、实际报废或损耗数较大时,应视为品质异常。
2、品质异常的处理方式
发现品质异常时,应及告,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五、抽样风险的控制方法
由于批内部产品质量的波动性和样本抽取的偶然性,错判是不可避免的。为控制抽样风险,应尽可能使样本数接近于批量数,并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
六、品质“三字经”及员工守则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流入下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的原则,同时坚持“三按、一控”,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