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区别 非功能性需求和功能性需求

2025-02-0707:09:14创业资讯0

昨天我分享了自己对《真需求》一书的感性解读,这仅仅是一家之言,挂一漏万。书中内容从产品打磨、做事逻辑、人生三观等多个角度剖析,每一种解读都能带来巨大的收获。每读一遍,我都有新的感悟,犹如清澈的溪水在我心中流淌。在此,我摘录了书中对我启发最大的片段,与大家分享。

全书精粹:

价值源自需求,因为被需求所以具有价值。

共识是通过超越分歧,达成交易与关系的结果。

模式是个人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式,是自身与环境互动的产物。

商业闭环包括洞察需求、提供价值、与客户/市场达成共识,从而获得资源和钱,进一步发展自己,提升竞争力。

商业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哲学问题引人深思:人生需要什么?

一个在商业界成功的人,必定是对自己的需求坦诚并能准确洞察他人需求的人。他们果断,直击要点,不会对自己的需求遮遮掩掩,也不会忽视他人的需求。

二、价值的体现:

在商业世界中,价值与需求密不可分。认为某物有价值并不代表它具有商业价值,只有当它符合对方的需求并被愿意为之付费时,才具有商业价值。

进入商业世界的首要任务是摆脱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愿望,从交易对方的角度审视自身的一切。

切勿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做认为有价值但实际上并不被市场接受的事。

三、功能价值:

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当用户的需求是关于物质的功能性、物理属性或由此产生的客观效用,并因此而付费时,这本质上就是购买功能价值。

功能需求包括基础需求和效率需求,因此“性价比”尤为重要。如果产品主打功能价值,就必须在效率和成本之间做出取舍。

人们为一件事的效率付费,其实是为了摆脱做那件事的麻烦。比如扫地机器人和洗衣机,人们购买它们是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

提供功能价值的企业最终会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如石油、电、互联网和AI等,为个人和提供能力。

四、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是主观的,但却有共性。它由生理唤起、认知标记和心理账户共同构成。

我们能感受到的情绪是被自己的认知标记调节后的生理唤起。而心理账户则决定了用户是否愿意为某种情绪付费以及付费多少。

创造情绪价值需要像玩玩具一样的思维,而不仅仅是工具思维。奢侈品则是战袍和武器,既具有功能价值又承载情绪价值。

五、资产价值:

一个产品若能持续变现,便具有资产价值。这需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活跃的专门市场或二手市场以及配套服务;另一个是该物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和价格依赖于某种共识。

比如比特币因其特殊的属性而具有资产价值,而玉石市场则不一定。

六、品牌价值:

品牌本质上是信息。创造品牌需要外部信息在人心中沉淀,形成记忆中的信息。

时间可以催生品牌,而网红品牌的核心是新鲜感和话题度。但网红产品往往短命,因为缺乏复购率。

一代代的产品、公共记忆和时间过滤共同构成了品牌。大牌的熟悉感是一种强大的信息包。

营销的本质是传递价值观。自由、理想、爱等是人类社会最稀缺同时也是最珍贵的东西,是大牌真正的内核。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