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的竞价环节,其实是一场心理战术与策略的较量。很多人过于简单地认为只要出价最高就能得到心仪的房源,于是在竞价时拼命加价,结果往往不是空手而归,就是以过高的价格成交,这种做法就像“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实非明智之举。
聪明的人不会如此鲁莽。他们会对拍卖的标的以及竞拍者的心态进行细致分析,并采取适当的策略,从而在心理上占尽优势,最终以较低的价格拍得房产。尽管有些人认为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一探究竟。
以南城区水韵东方的鼎峰源著为例,该房源为127平米的3房2卫户型,已满5年为二手房,市场价大约为750万。然而在拍卖中,起拍价定为528万,每手加价2万。令人瞩目的是,最终该房源以630万的价格成交。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竞价的详细记录:
在竞价过程中,共有6人报名参拍,主要竞争者有三位:分别是标记为62的竞拍者(以下简称A),33的竞拍者(以下简称B),以及22的竞拍者(以下简称C)。
从竞价情况来看,A在竞价前一天就提前出价,但这种行为似乎只是出于对竞价的焦虑而非深思熟虑的策略。与此另一位竞拍者C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C并非一开始就积极参与竞价,而是在整个过程中默默观察和等待。A和B你来我往的激烈加价近一个小时后,价格已涨至610万。这时,C突然发力,一次加价10手,这个大动作立刻令A和B失去了继续加价的勇气。这次大动作让C成功夺得标的。
对C的行动进行复盘:C在竞拍前已经对房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于该房源的价值和合理成交价格都了如指掌。630万的成交价格既符合C的心理预期,同时也是一个合理的价格。通过耐心的等待和观察,C让A和B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后退出竞争。
如果C过早地加入竞争或过于急躁地一次性加到最高价,那么A和B在心理上可能会坚持更久的时间。C的策略是明智的。就像武侠小说中的李寻欢一样,他的“小李飞刀”出手必中,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