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地矿集团物化探总队公司深刻认识到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管控的核心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管理,公司构建了“安全员+岗位工”的现场安全团队,这一举措成为了贯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手段。
这一体系的建立是公司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以及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等年度重点工作的具体体现。结合地勘产业布局和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公司紧盯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系统地谋划、上下联动、持续发力,从而高效地推进了现场安全团队的构建。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安全团队
自获得非煤矿山二级安全标准化企业称号以来,公司全面实施了“安全标准化+标准化定制+6S精益管理”的现场安全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形成了满足生产类别需要、覆盖作业全过程的标准管理流程,锻造出一支安全意识强、知识储备丰富、技术能力出众、管理水平优秀的复合型安全人才队伍。
从2023年10月开始,公司着力构建由项目负责人兼任安全员和技术人员担任岗位工的“安全员+岗位工”现场安全团队。该团队涵盖了地质、物化探、工程技术中心野外工作场所的三个关键领域,并编制了相应的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和安全职责清单等制度文件。
五化管理模式,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合规
公司通过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和开展安全教育等措施,将生产作业全过程细分为生产筹备、开工准备和现场作业三个阶段。建立了以安全员为安全线、岗位工为安全点的网格化现场安全团队管理模式。
针对地勘项目点多面广、作业现场存在风险隐患等问题,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和新技术,如“无人机”、“电子围栏”、“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并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和“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危险作业环境的人员数量和频次,化解了因生产作业人员难以集中导致的培训难题,从而防控了因人员违规作业或外物危险侵入引发的安全风险。
协同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一体化
以“安全员+岗位工”的现场安全团队建设为契机,公司坚持源头防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管理原则。现场安全团队独立负责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而所属部门则承担管辖范围内的监管责任。公司则负责现场安全团队建设的业务指导和检查考评工作。
安全员在团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他们负责纠正忽视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情况,督促岗位人员熟知安全职责并严格落实安全规定。通过“班前会”和日常的“手指口述”与“行为安全观察”,现场安全团队确保作业人员掌握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安全规范要求。
质效并重,推动安全管理互促互益
自“安全员+岗位工”的现场安全团队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公司层面看,通过检查、交流和反馈研判等方式,公司有效掌握了现场安全团队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了依据。从现场安全团队层面看,管理模式和自限的改变扩大了团队成员对安全管理流程、内容、标准的认知。这提升了岗位工的安全作业意识、安全知识、技能水平以及互监互保能力。
未来,物化探总队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安全员+岗位工”的现场安全团队建设。按照“穿透式”的管理要求,公司将凝心聚力、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这将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蔡林江 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