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似动现象名词解释 似动现象的概念和定义

2025-02-0710:34:19营销方案0

一、考情深入洞察

在教师资格及考试中,时常会遇到令考生们感到混淆的知识点。这些难点不仅考验考生的知识储备,更是对考生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验。为此,本文将深入剖析心理学领域中的那些易混淆的概念,以帮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知识点详解

1.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区别与联系

心理过程主要包含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环节,这是人类心理的共通之处。而个性心理则涵盖了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代表着人的心理差异。虽然两者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对心理过程的进行产生制约作用。

2. 注意的双重特性: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点。指向性指的是心理活动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更加注重注意的目标。而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方向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更加突显注意的深度。

3. 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们有目的地、主动地、积极地将注意力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而注意的分散则是由于注意力被其他无关的对象所吸引,导致注意力从原对象上脱离。这两者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差异。

4. 似动知觉的多种形式

似动知觉是将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或在无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连续的运动。其中,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是似动知觉的四种主要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产生机制和表现形式。

a. 动景运动是由于两个刺激物按特定的时空关系呈现而产生的连续运动知觉。

b. 诱发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的运动影响相邻静止物体所产生的感觉。

c. 自主运动则是由于眼睛对长时间固定的光点的反应,造成光点似乎在移动的错觉。

d. 运动后效则是在注视一个运动物体后,再看向静止物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错觉。

5. 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区分

根据识记的方法,我们可以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适用于材料本身缺乏内在联系或学习者当前水平难以理解的情况。而意义识记则更加注重找到材料内在的联系以产生记忆,无论是材料本身有意义还是人为赋予其意义,都属于意义识记的范畴。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