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建筑中楼板裂缝的问题探讨
在建筑领域,特别是房屋建设过程中,楼板裂缝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近日,质量监督站专家进行了一次关于一个回迁小区楼板质量问题的集体审议,最主要关注的就是楼板裂缝问题。以下将整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旨在提升公众对工程质量的认识。
该小区为拆迁户回建小区,采用多房连排天地楼的设计,共计五层半,包含一百栋房屋,每栋六户。令人遗憾的是,发现有二十一栋房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楼板裂缝。
经过详细,这些裂缝的宽度虽微小至0.02毫米,但主要是由渗水问题所显现。裂缝的类型和位置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单一的直纹裂缝和不规则的龟纹裂缝。
对于直纹裂缝,其多出现在半晒台的楼板上,具于房间与晒台交接处的晒台一侧负筋端部。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热胀冷缩效应的结果。由于晒台直接受到太阳照射,温度升高导致伸缩增大,而房间内温度相对较低,伸缩较小。在同一楼板上出现两个不同的伸缩值,很容易在楼板的薄弱环节产生裂缝。
再来看龟纹裂缝,虽然其形态不规则,但通过仔细分析,仍能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裂缝并非每栋房屋都有,整个小区一百多栋房屋中仅有二十一栋出现此情况,且位置不一,有的在二楼,有的在三四楼或晒台。值得注意的是,所有五层楼面均未发现裂缝。
进一步调查发现,没有裂缝的楼板共同特点是浇筑混凝土后不再上料;而出现裂缝的楼板,经询问施工人员得知,由于赶工,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就开始进行吊装和施工活动。通过查阅施工资料、混凝土施工记录以及试块检测报告,可以确认这一点。尽管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显示合格,但在施工过程中显然存在操作不当。
超声波检测楼板钢筋保护层的结果显示,存在保护层过厚的情况,但这并非造成裂缝的唯一原因,因此不能单凭此判定。
综合上述分析,过早上料和进行施工活动是共性问题。为什么有的楼板裂了,有的没裂呢?这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随机性问题。在吊放钢管的过程中,所吊钢管的数量和轻重不一,放落时的轻重也不尽相同。在混凝土初凝时受到不同程度的振动,从而产生了不规律的龟纹裂缝。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早进行施工活动并产生振动是导致楼板出现不规则龟纹裂缝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既有施工过程中振动的问题,也有浇筑空间位置次序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初凝楼板振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对裂缝进行处理以确保安全使用。特别是为了保护楼板钢筋不受氧化,建议立即使用环氧树脂进行注入封闭。特别对于沿海地区,受海潮气候影响,钢筋容易生锈,更应及时处理。
本文仅作为一个案例分析,旨在引发对工程质量分析方法的探讨。造成楼板裂缝的因素多样,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希望通过分享此案例,对同行们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