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视角下的重庆变迁】(第139期),影像记录|寻常。
这里是重庆南岸区茶园迎龙镇的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提及朝天门,许多重庆人的心中都会浮现出那个繁华的批发市场景象。
十大批发市场之一的朝天门市场,曾是重庆人采购商品的热门之地。在2016年7月,根据规划,这个市场整体迁移至迎龙的重庆朝天门国际商贸城。
如今,时光荏苒,四载已过,让我们一同来探访这里的现状。
一角商贸城,静默而空旷。从摄影作品中可以看出,尽管商贸城规模宏大,但人气明显不足。招商中心虽开门迎客,却鲜有往来之人。
进入市场内部,景象更为明显。沿街的衣摊虽摆放着衣物,但经过的行人稀少。有些商家自顾自地晒着太阳,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冷清的场面。
在楼上俯瞰,商业街虽现代感十足,但街上行人寥寥,只有少数清洁工在辛勤工作。这种孤独的氛围,仿佛一条街只有一个人在坚守。
另一侧的商家或坐在椅上晒太阳,或默默守候着空旷的店铺。他们的内心是否也如这阳光般有些许凉意?
深入商场内部,更是人烟稀少,除了悬挂的广告牌提示这里仍是一个商场外,几乎让人误以为走进了一座未投入使用的办公楼。
商场内部光线昏暗,只有走廊的灯光零星亮着,仿佛一条黑暗的隧道。只有尽头的光亮吸引人继续探索。
遗弃的木偶模特、穿着衣服的假人模特都仿佛在述说着这里的不寻常故事。遇到还在营业的店铺老板时,他们无奈地提到商场的人流稀少和生意的艰难。
据部分商家透露,原本在此经营的商家已所剩无几,很多都回到了原来的朝天门市场。而大部分商铺则是被国际商贸城在三年免租期结束后收回。
在时尚风情街,空无一人,让我想起了期间的商场景象。虽然现在已得到缓解,但这里依旧显得冷清。
环绕商贸城一周后,不难发现这里的问题并非所致,而是自身经营模式、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电商的冲击使得大型批发市场的生存变得更为艰难。而朝天门国际商贸城未能及时转型,仍沿袭老朝天门市场的经营思路。
尽管地段原本不是问题,但此处相对于老市场显得较为偏远。老朝天门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其优越的地段和交通优势。而新市场虽靠近外环高速路,但公共交通并不便利,导致人流稀少。
新老市场并存导致资源分散。老朝天门市场未拆迁,新市场难以活跃。重庆难以容纳两个同类批发市场,而国际商贸城的定位使得其难以转型为零售市场。
……
摄影作品中的每一幕都记录了这里的变迁和商家的不易。我们期待着这里能早日找到合适的经营模式和方向,重现昔日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