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晖的见解
随着新冠与房地产“三道红线”的双重影响,混凝土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21年底起,该行业形势变得愈加严峻。
统计数据展示,对比去年同期,多数城市的混凝土市场需求总量下降了约50%。由于供需矛盾的急剧恶化,许多混凝土市场的销售价格已接近甚至跌至历史最低点,导致大部分混凝土搅拌站连续数月亏损。面对市场需求的下滑和利润的减少,混凝土企业应如何应对?
这一轮的方量下滑是否为周期性现象?
混凝土市场的需求主要受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双重影响,其中尤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为甚。从强调“房住不炒”的开始,这一趋势已初露端倪。从2020年8月28日的“三道红线”开始,其影响逐步在建筑和混凝土行业中显现,直至2022年上半年已全面覆盖混凝土行业。
房地产企业依靠非自有资金进行扩张和建筑公司垫资进行建设的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众多房地产企业和建筑公司因变化、需求下滑、利润亏损或资金链断裂而面临困境。同样地,混凝土行业的许多企业也因几乎相同的原因面临困境,行业整合在所难免。
未来各地混凝土市场将如何发展?
对于混凝土行业而言,市场竞争将随着总方量的大幅下滑而变得更加激烈。可以预见的是,那些现金流稳健、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并且在质量、安全、环保和税收方面风险可控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反之,那些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生产成本高、存在质量、安全、环保和税收风险隐患的企业,则可能更容易在竞争中遭受挫败。
混凝土企业应如何行动?
企业需要重视应收账款的催收和现金流的管理。对于混凝土公司而言,充足的资金是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的基石。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应成为每家公司的首要任务。许多公司之所以在应收账款的催收上遇到困难,除了合同陷阱外,更多的是因为担心失去客户而不敢加大催收力度。若公司能下定决心将催收作为重点工作,许多之前难以收回的款项都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追回。
企业需致力于精细化管理以提升成本竞争力。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是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重要手段,但要赢得市场竞争还需进一步降低成本。若企业能结合产业链优势与精细化管理,其成本竞争力将大为增强。即使没有产业链优势加持的混凝土企业,也应通过精细化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
精细化管理如何转化为成本竞争力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配合比成本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处理效率等,通过合法的税收筹划和现金流管理来降低综合成本。这些措施的综合效果就是有效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提升其成本竞争力。
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性
在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企业还需做好质量、安全、环保和税收等各类风险的防范工作。这些风险同样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危机。只要企业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相信这些风险是可以得到有效防范的。
资产处置与变现的考虑
如果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方面遇到困难,除了继续努力外,还可以考虑适时进行资产处置和变现。例如通过公司股权的出售等方式实现资产变现。若能遇到有产业链优势的收购方进行并购,建议企业主考虑出售全部股权以实现资产最大化价值。如果暂时无法出售股权或被收购方有特殊要求(如保留部分股权),那么考虑租赁经营或承包经营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面对当前混凝土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企业应全面考虑并实施上述策略来确保其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每一项决策都需要精细而深思熟虑的分析和实施。《建材报》为此特地撰文进行讨论与分享于8月8日4版发表此文以供业内参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