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创始人是谁啊 讲播客的人叫什么

2025-02-0719:21:31经营策略0

老播客迷的播客往事

其实,我是一名播客的忠实听众,尤其是在music radio那些节目风靡的年代。那时,网络尚不发达,我用着小灵通,很多新歌首发都依赖音乐之声。那时,广播节目既有资源又有市场影响力。

在,收音机这个媒介从未真正成为大众媒介的代表。播客这个概念,是近两年才有了独立的名称。但播客的影子其实早就存在了。比如,“糖蒜”这个播客,早在2004年就由DJ何淼等人成立。

播客市场经历了一个从FM到去FM化,再到知识付费,最后到分化(音频直播、泛音频平台和播客)的阶段。尽管现在播客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在前些年,提到听音频节目,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喜马拉雅和蜻蜓。

从2015年开始,我见证了音频行业的变迁。当时,我曾在澎湃新闻工作,后转至蜻蜓FM。时,我常思考:“为什么不尝试UGC(用户生成内容)呢?”这个问题也让我直接向内容负责人提出过。

移动FM或移动音频与视频、短视频相比,更有移动互联网的典型特征。那时,荔枝已经开始去FM化,走向语音直播的道路。而随着音频战场的资金投入加大,开始进入头部IP内容付费阶段。

我也曾在工作中,“鼓吹”过音频风口,探讨过音频媒介的未来可能性。而蜻蜓FM与喜马拉雅FM的那场激烈撕X事件,更是将移动FM的关注度推向了。

知识付费的时代,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产品的崛起让我看到了声音网红的可能性。而罗辑思维的得到平台,更是抓住了这一波红利,成为内容付费的领军者。

这些年,播客平台努力引进资深媒体人,一方面负责搞IP,另一方面做内容风控。尽管玩家众多,但成功上市的却并不多见。分答的低调消失,知乎的尝试与转变,都让我思考播客的未来走向。

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现在听播客的时间逐年下降,但我仍然认为做播客是值得的。尤其看到一些老牌电台节目如《故事FM》、《大内密谈》等持续生产内容,而如今又有了小宇宙这样的播客平台崛起,每一年都像是播客的元年。

播客的未来也充满了变数。AI技术的进步可能会为播客带来新的可能性,例如NotebookLM的音频概览功能已经相当成熟。但这同时也可能带来挑战,最终决定胜负的可能是技术本身。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