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理论假说的概念 有效市场假说三大假设

2025-02-0720:27:53经营策略0

理解与探讨:有效市场理论

在1970年代,法玛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理论——有效市场假说。根据这一假说,所谓有效市场,指的是证券市场中的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在有效市场中,除非存在市场操纵行为,否则投资者无法仅通过分析历史价格数据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衡量证券市场是否具备外在效率,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价格是否能灵活地随着可用信息的更新而变化;二是证券信息的充分披露和均匀分布,确保每位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都能获取等量等质的信息。

该理论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之上:

1. 理性人假设:认为市场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决策者,能够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审慎权衡取舍。

2. 股价均衡假设:股票的价格反映了这些理性人的供求平衡状态。当供求平衡被打破时,即出现想买与想卖的人数不一致,便可能引发套利行为来恢复均衡。

3. 信息有效假设:股票价格能够全面反映该资产所有可获取的信息。当信息发生变化时,股票价格会立即作出相应调整。

基于以上假设,有效市场假说可分为三种形式:

弱式有效市场中,市场价格已全面反映了历史证券价格信息。技术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显得无能为力,而基本分析和未公开的消息可能带来超额收益。

半强式有效市场中,价格已反映了所有已公开的公司营运前景信息。若投资者能迅速获取这些信息,股价会迅速作出反应。基本分析在此失效,而未公开的消息仍可能带来超额收益。

强式有效市场则是价格的最高境界,它已全面反映了关于公司营运的所有信息,无论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在这样的市场中,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尽管有效市场假说存在明显缺陷,但它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在投资领域,若在市场中难以获取超额收益,那么为何还要选择收费较高的主动型?选择管理费低廉的被动型指数或许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