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已经习惯在淘宝上搜寻美食、服饰,或是那些琳琅满目的新奇小玩意儿?当你意识到,你所在城市的对街工地——那个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工地——所需的数万吨混凝土,其实也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下的订单时,你可能会对这一转变感到难以置信。
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将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模式转向线上,其订单量之大,包括重达98.9万吨的混凝土、长达79800米的电缆以及54.2万个焊接瓷环等等,都是线上交易中流动的字节。这些生动的数字正串起买家和卖家的关系,仿佛将市场的每一个跳动串联在一起。
根据阿里巴巴1688最新发布的“2018工业市场年鉴”,该年鉴从采购、商品、产地、品牌等多个维度,借助阿里大数据进行了深入解析。数据显示,2018年有超过300家百亿级集团大企业和近千万家中小企业选择了数字化采销,商品交易数达到数十亿件,覆盖了50多个行业类目和1700多个商品品类。其中,现货在线交易额的同比增长高达354.5%,最大的一笔订单金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98。
这一强劲势头使得阿里巴巴的1688工业采销平台被工信部选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在这个平台中,一些企业如上海骏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已经找到了新的生机。
上海骏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转型中找到了新的活力。他们将销售重心转移到1688大企业采购平台,通过与有强大自有销售渠道的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直接对接了上千个大企业的采购部门,成功中标了700万的大企业订单。如今,他们的月报价数达到500单,成功率超过30%,客户数增加了40%,业务遍布各大城市,甚至拓展到了全球各大工程项目中。
在数字化的大潮中,不仅仅是大型企业找到了新的商机,中小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也正在从中受益。例如,安徽俊达食品有限公司通过1688的营销体系和数据体系,成功打开了规模化销售的新局面,带动了1500户贫困户的生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采购商也开始将采购重心转向线上,双12当天1688平台农产品类的交易额比平时增加了40%。
与此像冰冰这样的服装批发商也在数字化时代找到了新的出路。她通过阿里巴巴官方发起的1688商+直播大赛,走上了直播带货的道路,实现了“天天上新”、“每天都是订货会”的理想状态。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的数字化改造还在中小企业制造和接单能力上进行质的提升。例如,杭州点石服装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后,产能安排变得非常精确,传统淡季的空档期现在可以通过云端轻松共享给有需求的电商卖家。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即供给侧中,阿里巴巴等平台正帮助各类商家和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C2M模式,阿里巴巴彻底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流程和效率。从与众多中小企业共成长起步,阿里巴巴如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态体系,越转越快。
这个生态体系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数字工厂、营销、广告、支付、物流、金融等全方位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支持,还通过大数据实现精益生产。例如,淘工厂页面上的卖家可以通过急单救援快速找到生产制作伙伴;而大量的销售数据实时传至云端,为生产商及时播报市场机会点。
全国有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在1688平台进行交易。更重要的是,1688等平台正在改变制造业的格局。它不仅帮助中小企业摆脱了“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更为他们提供了改变只能赚取辛苦钱的局面的破局之道。
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互联网+制造”已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共享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各要素的配置效率,增强产业供给能力和水平。而阿里巴巴正是这一趋势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在即将满20周岁的时候,阿里巴巴推出了ONE商业,传达的意思是“合一”。阿里巴巴CEO张勇表示,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数字化商业系统,把企业从源头到消费者的所有数据真正变成“石油”,驱动企业的数字化经营。这预示着更大的辐射效应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