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消费者对于“统一纸巾度量衡”的呼声以及纸巾规格与包装标注的相关问题,业内外人士有何看法呢?在面对这一系列疑问时,网《新闻+》记者深入采访了造纸学会的曹春昱理事长及中消费者权益保研究会的陈音江副秘书长。
纸巾尺码:眼花缭乱的背后
在纸巾的选择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如同参与了一场隐形的选纸竞赛。例如,鼻炎患者郁灵在选购联名抽纸时便遭遇了尺码的困惑。她发现,尽管首页未明确标示尺码,但在详情页放大细看后方能知晓。她表示:“感觉自己好像利益受损了,但是退货又太麻烦。”像她一样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一些经验丰富的囤货网友甚至总结出了一套纸巾选纸规则。
对此,曹春昱理事长解释说,现行的纸巾标准(GBT 20808-2022)并未鼓励企业如纸尿裤生产商般设立详细的尺码区分。这些差异大多源于市场的自发,即生产企业根据他们认为的消费者需求去生产不同尺寸的产品,以满足纸巾消费的多样性。
包装信息:明晰与隐匿之间
除了尺码问题,消费者还对纸巾包装上的信息标注存在疑虑。郁灵提到,有时商家会以“张数”代替“抽数”进行宣传,让她难以判断实际使用次数。陈音江副秘书长指出,这种宣传方式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并提到《国消费者权益保》中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条款。他建议纸巾生产厂家在显著位置,使用字体加粗或加深等方式进行标注,以便消费者更清晰地了解产品信息。
曹春昱理事长指出,根据纸巾的强制性标准,产品规格中必须标注层数、抽数、净含量等信息。他强调,虽然产品的标识问题不属于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但若未标明关键信息,当地监管部门会要求产品下架并责令企业整改。
市场多样性:标准化与个性化并存
尽管有消费者希望纸巾尺寸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曹春昱理事长指出,市场的多样性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导致了纸巾的多种尺寸和包装设计。他表示,企业应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不同尺寸的产品,并从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产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他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要警惕以夸张的方式突显产品性价比的宣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