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涵盖了设计、制造、运用及维护的全过程。设计时的疏忽往往会在后续环节中显露无遗,而成功的机械设计则易于被识别和评估。设计过程中,制造环节的影响至关重要,对制造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时,即便是资深的高工和总工所绘制的图纸,也可能存在众多问题。绘图规范、看图者的水平固然重要,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理解不深入常常是主要问题所在。
如何判断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直接的检验方式是能否详细了解图纸所描述的制造全流程。从铸造、锻造到各种机械加工,都需要有全面的理解。例如,铸造过程中的分型、浇口冒口的设计、可能的铸造缺陷等,都需要设计师有深入的理解和考虑。
机械设计并非仅限于掌握制造技术,更要有创新精神。但创新并非意味着完全抛弃过去,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现在社会强调创新,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旧有事物的基础。就像哲学中所说,新事物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再肯定产生的。
设计者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模仿优秀作品是必要的步骤。但要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样的设计作品就有了独特的灵魂,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匠心独运。
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设计师应持否定的态度学习,通过查阅资料、研究经典设计案例,对比自己的设计,不断提高。可以在现有机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如提高附加值、完善功能、提高可靠性,或者简化结构、降低成本。这些都是设计师入门后的进阶之路。
一个真正的机械设计工程师,需要多年的磨砺和极高的天分、勤奋以及良好的环境。勤奋是发掘天分的重要途径,但天分才是成就事业的关键。对于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需要综合考虑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要求。
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
1. 使用要求是最首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零件的工作环境、尺寸和质量限制以及零件对整机可靠性的影响。
2. 工艺要求涉及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
3. 经济性要求包括材料价格、加工费用和加工批量等。
对于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使用经济性、零件设计的可靠性等方面也有明确的要求。
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设计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机械设计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