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即9月8日,亚马逊执行了一次品牌关联店铺的清扫行动。
被清扫的店铺共性显著:对于那些已经进行了品牌授权并获得了关联认识的店铺,一旦认识的品牌方进行品牌授权,便会被卷入其中。对于那些没有直接关联认识但通过服务商进行了僵尸品牌授权的店铺,同样难逃此劫。即使店铺之前没有直接与服务商合作进行品牌备案,但只要在亚马逊系统中发现了任何不规范的备案行为,都有可能被涉及。回顾今年3、4月份,亚马逊也曾移除过一大批品牌情况。
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呢?原因有二:其一,新开设的店铺在尝试进行品牌备案时遭遇困难,许多卖家求助于服务商进行协助备案。这种备案并非直接将品牌备案至店铺,而是先备案至服务商的店铺,再由服务商进行授权给卖家店铺。这其中存在的风险不言而喻。其二,单一品牌被多个店铺共享使用的情况日益增多。通常情况下,一个品牌应仅对应一个主要使用的店铺。即便有授权存在,通常也只允许一两个店铺合理使用。但有些卖家竟然给二三十个甚至更多店铺共享同一品牌,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亚马逊的规定。
对于以上情形,我们需要进行细致的关联因素排查工作。因为关联因素众多,不确定因素也随之增加。只有明确了具体的关联因素,我们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里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关联因素排查的指南,如有需要可私信索取。
预防胜于治疗。最佳的策略是实施品牌隔离措施。品牌隔离意味着每个个体、每家店铺仅使用一个品牌,避免个体拥有多个品牌或一个品牌被多个店铺共享使用,从而降低品牌关联的风险。
如果不幸因关联问题导致账号停用,应该如何申诉呢?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关联账户确实是我的。此时应登入停用账号,详细查看业绩通知了解停用原因,并据此进行申诉。
- 情况二:我认识的账户与我无关但联了。需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调查结果,以证明自己与该账户无任何关联。
- 情况三:我不认识这个关联账户且与我无关。需要彻底调查所有可能的关联因素,包括人事、业务、销售活动等,并撰写详细的行动计划书(POA)说明情况。
在撰写行动计划书(POA)时,应着重说明导致关联的账户信息、停用原因、恢复时间等,并附上具体的行动计划来确保所有账户的合规经营。尤其是要明确表示未来将如何确保账户信息安全,以防止类似的关联账户情况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