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炉65亿 宣德炉收藏家联系方式

2025-02-0818:22:29创业资讯0

在古玩市场的繁盛之中,大明宣德炉始终是炙手可热的藏品。宣德炉,作为明朝宣德年间精心制作的焚香之器,其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相得益彰。它常被用于庄重的场合,如墓葬、以及之家的祭祀活动。在明朝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器物崭露头角,而宣德炉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宣德炉的基本样式,具有独特的特征:开口敞亮,唇部方或圆,颈项短而纤细,腹部呈扁鼓状。其足部或是实心的三钝锥形,或是分裆空足。桥形耳、了形耳或兽形耳装饰在口沿上,增添了几分古朴与雅致。铭文年款常置于炉的外底,与宣德瓷器的款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宣德炉的制作材料除了铜之外,还融入了金、银等珍贵元素,使得炉质细腻无比,呈现出暗紫色或黑褐色的诱人色泽。其炼制过程通常要经过十二炼,比一般铜器更为精炼,因此炉质如婴儿肌肤般细腻。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更是金光闪耀,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宣德炉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色泽。据史料记载,其色泽多达四十余种。这些色泽在黯淡中散发出奇光,如藏经纸的黑色、茄子般的紫色、老玉的土沁色等。每一色泽都有其独特的称号和美誉。明代万历年间的大鉴赏家项元汴曾赞叹:“宣炉之妙,在于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然穆然之态。”

将宣德炉置于火上烧制,其颜色会变得更加绚烂多彩。即使长期置于火中甚至埋入污泥中,拭去泥污后仍能恢复原状,犹如新生。

明末清初的文人冒襄对宣德炉情有独钟。他在《宣铜炉歌》及其注解中描绘了宣德炉的神奇之处:“有炉光怪真异绝,肌腻肉好神清和。”不仅如此,宣铜炉也见证了明王朝的盛衰历史。从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爱妾董小宛的深深思念,而一个宣铜炉也成为了触发他故国之思和情感寄托的媒介。

大明宣德炉不仅是古玩市场上的珍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艺术的结晶。它的独特形制、珍贵材料、丰富色泽以及文化内涵,都使其成为了世人钟爱的对象。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