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备课——“7的乘法口诀”教学策略探讨
“7的乘法口诀”作为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精心备课,深入剖析学情,实施针对性教学。
备课不是单纯地背诵教案,而是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参,精准把握教材的课时结构。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情分析,为针对性教学打下基础。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一、课程标准解读
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需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练背诵并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一位数乘法运算。强调学生在探索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和应用,要求他们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二、教材深度解析
本节课的核心是学习关于7的乘法口诀。这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之一,既是学生计算技能的一部分,也是未来学习更复杂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学生在掌握2至6的乘法口诀后,将进一步学习7的乘法口诀。通过实际操作物体(如七巧板)和列表呈现连加结果,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口诀。
三、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习了2至6的乘法口诀。二年级学生虽年龄较小,但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教学,可以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理解。教学时应注重创设实际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编出7的乘法口诀并正确运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学方法编出口诀,并加强实践操作活动来巩固。教学难点在于探索和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应通过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发现其中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
建议采用生活情境教,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掌握7的乘法口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并解决与测量相关的问题。
六、规范教学流程
(一)观察与思考:利用七巧板展示图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图案所需的七巧板数量。学生记录并填写表格。
(二)算式与口诀:借助模型直观理解乘法口诀,将七巧板简化为圆点表示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列出算式,尝试编制口诀。学生可尝试独立计算和编制口诀。
(三)理解与记忆:引导学生朗读口诀,寻找其中的关系。可采用拍手读、尝试记忆等方法。分享记忆方法,并交流记忆技巧。结合《西游戏》等故事情节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四)运用与解决:通过“填一填”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