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甲对茶商老李说:“上次买的7542很不错,能否再给我来一件?”
老李笑着回应:“好啊,我这儿新到了75341,数量有限,您要不要尝尝鲜?”
对于普洱茶的新老茶友们,您是否对上述对话中的数字感到困惑呢?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其实蕴丰富的信息。今天就让我来为您揭秘普洱茶的唛号。
有人说唛号源于英文的“mark”,其原意是在商品外包装上做标记,与普洱茶的唛号有异曲同工之处。
也有人认为唛号是从广东的“唛头”演变而来,即“商标”、“牌子”之意。虽然这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但具体真相如何,仍需进一步探究。
现如今,唛号在普洱茶中特指用数字来表达茶叶的相关信息。不同的原料等级和制茶年份,都有着独特的唛号标识,如7542、7663、Y562等。
那么,为何要用这些数字来表示普洱茶呢?这背后还隐藏着上个世纪的历史故事。
唛号的诞生,最初是为了方便红茶、普洱茶等茶叶的出口。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普洱茶主要销往国外市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云南红茶的唛号就采用四位数字。到了1957年,云南出口的高端红茶“凤7106”在伦敦创造了当时最高的茶叶拍卖记录。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70年代,红茶唛号增加了两位数字。而在1980年的红茶质量评比会上,各家茶厂的唛号也成为了评比的重要依据。
与此普洱茶的经营自得到了下放,云南省茶叶公司开始承担茶叶生产和分销的重任。
随着自主经营的推进,普洱茶的生产技术也不断创新。渥堆发酵技术的运用,标志着普洱熟茶的诞生。
1975年,普洱茶的产能和出口市场都迎来了繁荣发展,标准化的普洱茶配方开始投入使用。这一时期,每款出口的普洱茶品都拥有了专属的编号,即我们所说的普洱茶唛号。
最初使用的唛号如“7612”,虽然包含了茶类、茶青等级等信息,但却未包含茶叶产地。这是因为最初的普洱编唛是参照红茶的编唛方式,但在实际使用了一些问题。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此其出厂年代与生产年代可能并不一致。拼配技术和茶叶产地对普洱茶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但在编号中却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为了更好地管理出口统销和集中管理,1976年对普洱唛号进行了调整。这一新的普洱唛号标准充分考虑了茶叶的产地、等级、制茶年份等因素,并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普洱茶来说,我们有饼茶和散茶之分。其中,饼茶对应4位数的唛号,而散茶则用5位数的唛号来表示。
具体来说,普洱饼茶的唛号中,头两位数字代表该款茶的创制年份,第三位代表原料毛茶等级,最后一位数为生产茶厂的代号。而对于散茶来说,前两位为该款茶的生产年份,第三、四位为毛茶原料的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为了帮助茶友们更好地理解普洱茶的唛号,以下列出了五个最著名的普洱唛号及其含义:
- 7572——代表勐海茶厂在1975年选用7级毛茶制成的饼茶;
- 7542——代表勐海茶厂在同年选用毛茶制成的饼茶;
- 以及其他几个著名的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