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风味诠释:徽州锅巴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自古以来,徽州锅巴便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无论是山间的农人还是踏上商路的徽商,都视其为便捷而美味的餐食。其中蕴含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其口感与制作工艺,更在于其背后隐藏的文化与故事。
“霹雳一声响”这道徽菜,巧妙地戏弄了乾隆皇帝,却也让他乐在其中。当这道油炸的徽州锅巴呈现在乾隆面前时,与阳春白雪的盛宴显得格格不入,然而其后的剧情反转却让乾隆大悦。江春以徽州老家的名菜佳肴为引子,介绍这道菜时,家厨即刻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鲜汤。当汤水倾倒在锅巴上,那“哧啦”的巨响和随之而来的烟雾、香气,立刻让乾隆改变了态度。
江春选择此菜招待乾隆,不仅因为其新颖独特,更看重其带来的多重感官冲击。这背后蕴藏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犹如霹雳一声响”的潜台词,正是对乾隆的一种巧妙奉承。而这道菜的原料,更是集徽州特产与农家风味于一体,包括锅巴、菜籽油、精盐等,还有农家五花肉、山野麂子肉等丰富的山珍。
“霹雳一声响”的制作流程有四步:先制锅巴,再制山珍鲜汤,而后油炸锅巴,最后倾倒鲜汤引发声响。这一过程在《舌尖上的》中也有所展现,展现了徽州榨油工的午餐传统与徽州菜的魅力。如今,无论在徽州的山乡农家乐还是城市小餐馆,徽州锅巴都是食客们的最爱。
制作这道菜的锅巴需用土柴灶和大铁锅烧制而成,火候控制得当才能烙出厚而脆、一面微黄一面灰白的土锅巴。掰成小块的锅巴需得提前准备,以备不时之需。而山珍鲜汤的烹制同样讲究,选用食材多样,切割后炒至恰到好处再加入高汤,既保证了食材的鲜美又不失口感。
“霹雳一声响”这道菜不仅是对食材的精细选择和独特烹饪工艺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其包容性使其能够根据食客的口味和时令季节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无论是全荤型、全素型还是荤素搭配型,“霹雳一声响”都以它的独特方式呈现给食客们有声有色的美食体验。
“霹雳一声响”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色香味俱佳、有荤有素、有汤有菜的多重特点,更在于其背后乾隆皇帝的故事增添了食欲的诱惑力。这道菜不仅是徽州人的骄傲,更是美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