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表 项目产出分析怎么写

2025-02-0901:38:42营销方案0

企业的核心使命在于整合资源,并以此为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从投入与产出的视角来看,企业的经营成果得以清晰呈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其投入的资源,而利润表则揭示了其经营产出。

对于单链条企业而言,这一观察方法尤为实用。单链条企业的投入来源相对集中,因此投入端能有效预测产出端。以产能驱动的单一企业为例,其产能情况可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等科目进行追踪,从而预测未来的产能增长趋势,为产出端的预测提供可靠的先行指标。

以牧原股份养殖公司为例,该公司在上市后持续扩张其固定资产,从2013年的13增长至2018年的135,显示了单链条企业投入端的重要性。这种大幅且有效的扩张是牧原股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企业的扩张都是有效的,某些企业可能会遭遇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扩张成为负担。

像钢铁、煤炭等行业时常出现无效扩张的情况。投资者在分析时需考虑周期性因素及市场供需关系,避免陷入以量补价的误区。而在服务业中,如酒店、景点、高速公路等重资产行业,其运营模式天然适合用投入产出法来分析其发展潜力。

对于价格型周期行业如钢铁、煤炭等,分析其供给端的成长性同样重要。投入产出法的运用有助于找到在行业景气期中量价齐升的优质股票。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时,需审慎区分成长性与周期性因素的主导地位。

在单链条商业模式中,资源的单一依赖性为具备该资源的企业提供了创业机会。对于行业内企业而言,扩张关键资源即可实现产出端的增长,对外界资源的依赖度较低。这种模式下,进攻方具有优势,而防守方则处于不利地位。许多单链条行业的非龙头企业通过阶段性扩张也能取得显著成效。

单链条模式的易攻难守特性也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行业龙头。多链条模式中存在的强者恒强逻辑在单链条模式中并不适用。也有企业如建设机械,通过塔吊租赁业务并逐步延伸业务链条,成功将单链条商业模式升级为多链条模式,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强者恒强特点。

这段文字部分摘自肖志刚先生所著的《投资有规律:从商业模式出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乙寄书市”小程序免费领取一本纸质书。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